“行,走,直接去書院,去拜見義父。”
位於嶽麓山腳下的嶽麓書院是湖南最負盛名的書院,其創辦於北宋開寶年間,嶽麓書院歷經近七百年而絃歌不絕,學脈延綿,堪稱舉世無雙。在國內眾多書院之中,嶽麓書院是最為特殊的一所,南宋末年元軍攻破長沙,嶽麓書院被付之一炬。嶽麓書院幾百學生參與戰鬥,城破後大多自殺殉國。二十幾年前清軍入寇,儘管早在崇禎十六年,張獻忠進攻長沙時,書院既在混戰中被毀,但在長沙陷落後,殘留於長沙的書院學生大多自殺殉國。
興乾元年,湖南巡撫下令重建嶽麓書院,甚至書院規模遠甚於舊時,作為當年王陽明講學的重地,這裡再一次復興。而在這所剛剛重建的書院之中,王夫之則是最負盛名的教授。
堅持抗清多年,在另一個時空中,終其一生也沒有剃髮的王夫之,並沒有出仕,而是選擇了教書育人,他曾到清河書院講學,而在講學的同時,又研究清河流行的實學,最終他還是回到了嶽麓書院,回到了湖南。
當章載來到書院的時候,王夫之剛剛下課,最近他過的並不怎麼稱心,因為他的主張限制君權的文章與報紙上剛一發表,就引起了轟動,而在轟動之餘,更是引起了爭議,立即遭受很多人的抨擊。而抨擊他的人中,不乏知交好友甚至學生。
想到今天與友人的爭執,王夫之忍不又在心中感嘆。
“難道,今時是聖天子在位,他朝世世代代皆有明君嗎?”
“倘若沒有今上,我大明又豈會有今天的中興?限制君權,若是今上無權,大明如何能中興?”
想到與友人的爭辯,王夫之長嘆了口氣。
“而農,你看,這天下,數年前,你可曾想到過,我大明會有聖天子力攬狂瀾,挽天下於傾倒間,驅逐韃虜於西北?又可曾想到,天下會有今日之盛,可曾想到,不過數年,百姓如以安康如此……”
接連的可曾想到從友人的口中道出時,王夫之可以看到友人的臉上流露著神往,對於所有心懷大明計程車人來說,或許,他們對於陛下廢除科舉,以文官考試取代科舉,以實學取代八股文章,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否認,現在的大明已經中興在既,甚至正處於盛世之中,再也不見了天啟、崇禎兩朝的衰敗氣象。
在欣喜之餘,看著天下的百姓生活一天天的好轉,王夫之卻越來越擔心,擔心著將來。
“今上當年進京時,曾予百官言道“大明天下,唯我獨尊”,從此那時起,天下百官不過只是今上手中提繩木偶,今日陛下為明君,他日太子亦可為明君,可數代之後呢?”
“到那時,萬一昏君在位,天下豈不再陷紛亂之中?”
曾幾何時,對於陛下王夫之也和其它人一樣,對於陛下他也是無限的景仰,但是在過去的幾年間,看著朝權不斷的向陛下的手中集中,對將來自然更加擔心了。
“哎……”
長嘆口氣,想到最近一段時間,那些友人於報紙上對他的反駁,甚至有人不惜與自己絕交,王夫之的心情就越發的沉重。儘管他不擔心朝廷的責難,但友人的指責,卻讓他難以接受。
難道他們就沒有意識到,君權壓制臣權,最終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嗎?
也許他們真的不知道吧!
就在王夫之的心裡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突然,一個熟悉的話聲傳入他的耳中。
“義父!”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