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27章 非我族類

第27章 非我族類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沉吟片刻,朱之瑜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實學皆是經世實用的學問,歲歲有新,縱是於清河書院之中,亦很難時時跟隨新學,更何況偏遠地方?那裡的學生們自然學不到實學。如此,那些地方計程車子自然有其優慮,畢竟,現在書院入學考試實學內容已經從過去的一成不到,變成了現在兩成,未來會進一步增加,地方計程車子自然知道這一事實,所以才會憂慮如此,所以才希望朝廷能夠考慮到各地,仍以科舉取士為正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儘管做為實學的傳播者,但是需要考慮到天下絕大多數寒門子弟的利益。許多寒門子弟並沒有能力每個月都會買上幾本有關實學的書。他們說居住的地方甚至都不會有最新的實學學問傳播過去。

就像算術一樣,當貴州計程車子他們以為天下只有《九章算術》的時候。在清河這裡計程車子卻可以學習到最新的算術知識,還有從西洋傳來的知識。

當他們以為天下只有《大明律》的時候,事實上大明又豈止一個明律?

正是這種差距使得他們知道,如果不能維護以十三經出題的八股取士,那麼絕大多數寒門子弟在未來會被排斥與文官考試之外。因為他們沒有渠道,也沒有財力去學習那些新學。

所以他們才會把一切希望放在八股取士身上。畢竟那是最公平的。即便是最窮的寒門子弟也能買得起那幾本經書,也能夠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晉身官場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正是他們堅持的根本原因。他們之所以堅持,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有文官考試。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越來越傾向於實學的文官考試在未來必定會把大多數沒錢買書,沒錢進書院的寒門子弟排斥在外。

“科舉取士……”

沉吟片刻,朱明忠沉聲道。

“非是朕不願以科舉取士,而不能!”

如此肯定的回答之後,沒有理會朱之瑜的不解,朱明忠又繼續說道。

“老師可知道,朕為何在設計官制時,特意分立文武?”

這……

朱之瑜看著陛下,並沒有回答,之所以沒有回答,是因為早在三年前,對於大明朝現在“文武殊途”的局面,士林就有著他們的猜測,而最讓人信服的猜測就是孝烈皇帝的遭遇,使得陛下不信任文官,不願文官插手軍務。

當然,也有一個原因就是江北的舊制,本身就是“文武殊途”,現在大明只是沿用舊制,沿用著陛下登基之前的舊制。

現在陛下這麼說,他自然顯得有些好奇。

“其實,朕每每讀史書時,總會去想,為何於戰國漢唐時,我中原歷代名臣,既可為相亦可為將,上馬可平天下,下馬可治天下?觀史書所載名臣,無不是文武皆能的當世大賢,那個時候沒有誰去抨擊武將,頂多也就是說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群體。可為何,自唐代之後,局面卻發生了變化,所謂的文武全才越來越稀少,尤至宋朝,全才者幾乎不見於史書。而且在這個時候,史書之中又多了一個詞“文武之爭”,而在宋代之前,朝中的官員往往行以“黨爭”,在擋針的時候,無論是文官也好,武將也罷,都有可能是對方攻擊的目標。但絕對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是武將而遭到攻擊。所以不見文武相爭。所以,朕每每看史書時,總會反思這一問題。”

陛下的反問,讓朱之瑜不禁有些詫異,整個人都顯得極為專注,他還真的沒有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過去朱明忠自己也沒有考慮過。但是在作為帝國的皇帝之後,他必須要認真的考慮這個問題。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在漢唐時朝廷以黨爭為主,而在宋朝之後,朝廷既有黨爭,也有文武相爭?”

反問之餘,朱明忠端起茶杯,這茶是剛從福建送來的新茶,雖著茶香撲面而來,但是對於茶的好壞,他一直都嘗不出來。

“而且宋朝之後,雖朝中黨爭不斷,但黨爭之中卻又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每每面對武官時,無論黨爭何等激烈,眾人皆能一致對外——就是對武官打壓時,便能放棄成見,聯手打壓,壓制武官。如此,又是為何?”

喝了一口茶,朱明忠在反問之餘,他朝著窗外看了一眼,他的神情顯得有些凝重,甚至有些沉重。以至於在看著遠處的時候,那雙眼睛中說流露出來的目光也變得越來越發的沉重。

在過去的幾年間,因為娛樂活動有限,他每每只能靠看書打發時間,而看得最多的就是史書,畢竟,從歷史之中,他可以學會很多,同樣也會得到很多答案。讀史,同樣也讓他反思了很多,反思了許多過去他忽視的細節,所忽視的,沒有注意過的細節。也正是在那些細節之中,他感覺自己似乎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中國宋代之後一直積弱的原因。

只不過這個答案顯得有些沉重,以至於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甚至就連他自己在得到這個答案之後,也曾猶豫過。也曾有過很多疑問。他甚至不能夠理解,為什麼會導致這種局面。為什麼一個看似非常好的出發點,居然導致了中國的衰敗。

“陛下,唐末藩鎮之禍,五代天下紛亂,億兆百姓死難,如此才有了宋代抑武揚文之事,皆是因趙宋唯恐兵將奪以天下,如此才會以文官打壓武將。”

同樣熟讀史書的朱之瑜,自然知道原因,他幾乎是本能的把所有的責任都歸於宋代,畢竟,明人對宋朝兩亡天下的反思中“抑武揚文”,就是其中的一項。

現在陛下這麼一問,他自然想到了過去,於那些文官的眼中視武將為草寇,既然早就有了反思,為什麼會又是如此?這不是犯了同樣的錯誤了嗎?

陛下這麼一說,他整個人也變得疑惑了起來。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原因。那雙眉頭也立即皺緊了。在給出這個答案之後,他也顯得有些疑惑。

“那麼,既然如此,為何到了大明,文官同樣會打壓武將?宋朝兩亡天下的教訓還不夠嗎?為何文官仍然以打壓武將為已任?為何文官仍然視武將為草寇?”

面對朱之瑜的回答,朱明忠再次反問道。其實,最初他也很好奇,也很想知道答案,只不過,沒有任何人能給他答案,幾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一樣的,不是說武將專橫跋扈,就是說武將暴虐,要麼就是說他們如何坑民害民。反正一句話,就是不給武將一點顏色,他們就不知天高地厚,必定會繼續坑民害民。

朱之瑜的回答,同樣也沒有任何新意,對於他的回答,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最後卻看著他說道。

“武將專橫跋扈,或許,武將暴虐,可能,可……以朕看來,文官打壓武將,不過只是一個原因……”

話聲稍頓,他的口中吐出了四個字來。

“非我族類!”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