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詫異的看著潘學忠,李龍顯得有些迷茫。
重要嗎?
事實不重要什麼重要?
就在他迷惑的時候,只聽到潘學忠說道。
“有時候,事實並不重要。”
搖著頭,潘學忠朝著窗外看了一眼,因為海軍提督衙門在山上的關係,所以從他的視窗可以直接看到大海。
“重要的是巴達維亞……”
重要的是巴達維亞!
這句話傳到李龍的耳中,讓他立即明白了一切,他知道了為什麼大明會向荷蘭抗議,要求荷蘭人賠償損失,無論荷蘭人如何辯解,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大明已經盯上了巴達維亞,盯上了荷蘭人。
在無論是在學校或者於鴻臚寺任職期間,對於“天下”,李龍與很多人一樣有了全新的理解。過去,對於大明的官民來說,天下無非就是中原和周邊的番邦,但是誰知道在此之外更為精彩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更富庶,更遼闊。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在數萬裡之外的歐洲,還有英格蘭、荷蘭、法蘭西、西班牙等國,他們之間正在互相角逐,因為海外的利益發生一次次衝突,儘管看似有春秋戰國時諸國紛爭的味道。但是,相比於春秋戰國,李龍發現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會更殘酷,因為每一次戰爭都直接決定了國家有興衰。
如果大明不能主動進入其中,向他們展示大明的力量,那麼未來,大明很有可能就會陷入衰敗,最終成為西洋國家的口中的獵物——這是陛下的言語。也正因如此,在過去的幾年間,大明才會千方百計的瞭解歐洲,透過各種渠道收集歐洲各國的情報,用以分析各國勢力間的關係。
儘管在李龍看來,歐洲的那些國家所擁有的力量,很難挑戰大明。但是在陛下親自設宴送行時的宴會上,他從陛下的口中,覺察到了一個極為關鍵的訊號。
南大明海——也就是南海。必是在大明的內海,而南天門,不僅僅是一個海外屬地,同樣也是大明的南大門,大明必須要把西洋的力量限制在南天以西,而在南洋,卻有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按陛下的這一構想,荷蘭人必須要撤出南洋,撤出巴達維亞!
這是大明利益的關鍵核心!
這也意味著對於大明而言,事實並不重要。
見李龍沉默不語,知道他已經想通其中關鍵的潘學忠,笑著說道。
“現實就是如此,目前的現實就是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一隊掛著荷蘭旗幟的軍艦襲擊了我們的商船,這才是眼下的事實。”
這是事實嗎?
甚至李龍都隱約的意識到,那支艦隊很有可能都是大明的軍艦假扮的,至於與荷蘭人有衝突的英格蘭人,他們根本就沒有那樣的力量。
“可是我們即將駛向歐洲……”
在這個時候,與荷蘭人發生衝突,那麼,接下來怎麼辦?艦隊抵達歐洲之後怎麼辦?難道要在那裡繼續與荷蘭人發生衝突嗎?
還未等李龍開口,潘學忠便將他的話打斷說道。
“你可知朝廷這次為什麼選擇荷蘭人,而不是西班牙人?”
“因為……”
李龍想了一下,然後說道。
“南洋既是大明的後院,又是我大明進軍天竺海以及西洋的橋頭堡。無論是西洋人的或者南洋土人的,都不能給大明帶來任何威脅,自然更不能容忍歐洲人在這裡建立他們的殖民地!”
沒有任何遲疑,李龍直截了當的道出了他所了爭的事實。
“而且荷蘭人侵佔的地區,過去大都是大明的屬國,無論是基於南洋商業利益,亦或是大明的尊嚴,與荷蘭人的衝突都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所謂的“尊嚴”,不過只是遮羞布罷了,實際上,利益才是關鍵。
“不僅僅只是如此!”
相比於李龍,潘學忠更瞭解事實的本質,而且他並沒有任何忌諱,不會用什麼遮羞布去掩飾事實的根本。
“荷蘭人在東亞擁有龐大的商船隊,他們的商船隊不僅駛入大明,同樣也駛往日本以及印度,作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人,已經威脅到了我們的利益,畢竟,西洋商會的商船,必須要在各地與其競爭,而發展航海貿易是大明未來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