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129章 抵京師

第129章 抵京師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扈從的大臣一路看著表,指揮輿駕的步伐,從而扣準了時間,準兩點鐘,進了作為紫禁城正門的端門。端門城樓主要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皇帝舉行大朝會或者出行,城樓下的御道兩側,儀仗種類紛呈,數量龐大,隊伍宏偉,從太和殿一直排列到承門,長達兩華里。同時端門和午門城樓上鐘鼓齊鳴,以顯示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

而現在,同樣亦是如此,那皇帝的儀仗,甚至是雄偉。在輿駕經午門過金水橋入皇極門,循三大殿東側,到後左門,外朝到此將盡,再往裡走,也就是“內廷”了,非影內廷行走”差使的人,不得入。

作為皇帝的朱由榔也是在這裡換的軟轎,向東入景運門,景運門是戒備森嚴的,沒有皇帝的詔令,就是王公大臣也不能進入。因為,這是進入皇宮內院的必經之門。

於景運門換了朱由榔在輿轎之後,在坐於包金輿駕上的他望見那紫禁城城的屹立,瞧著這即便是於夢中,也瞧不真切的紫禁城,一時間不由得悲喜交集,眼眶發熱了。

“想不到,想不到,有一,咱居然能夠重回紫禁城啊……”

朱由榔勉強忍住淚水,在心裡頭這麼自言了一句,隨後又噙著淚笑著。

“到底是氣數在大明。今應該高興才是,對,應該高興……”

入殿才正式行禮,亂糟糟地不成禮數。朱由榔自從繼位為帝那起,這十幾年來,基本上就是倉皇逃難,慘痛的記憶委實太多了。而現在當年倉皇出逃的日子總算結束了。當年在滿清大兵的追趕下,急急如喪家之犬一般,惶惶如漏網之魚似的。而現如今“回”京師時,卻是大搖大擺,其勢洶洶,當真是淵之別。

那個時候,對於朱由榔來,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過上安穩日子,能夠平安渡過一生,甚至在占城時,還因為那裡的安逸,而心存著能於占城長久居住的意思,那時那裡曾想過,會有回到京師的一。

回來了,再也沒有簾年的倉皇與狼狽,現在有的只是身為皇帝的體面,儘管他從未到過京師,但是他仍然將這次進京,視為“回來”,因為他是大明的皇帝,他本身就應該居於京師。

回來了!

今大明的皇帝回來了!

文武百官前呼後擁,沿途所到之處無不設案恭迎,未到京師,京中官、兵、萬民、就已經是翹首以待,即便是馬車之中,他都能感受到百姓發自肺腑的歡迎,他甚至隔著薄紗看到那些看到漢家子聖駕時,激動的淚如雨下百姓,清虜苦民久矣,百姓們成日裡盼著漢家子的回來。

而回京師的這一路上,真是擺不盡的皇家氣派,贊不完的忠臣賢民。想著這,朱由榔暗自笑了起來。而跟在輿駕一邊的王坤,作為皇上親信的總管太監,他同樣也是感嘆萬千。他也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能夠隨皇上再次回到紫禁城,與皇上等人不同,他可是當年宮裡的老人。早在崇禎年間他就已經受到先帝的信任,懂得宮職故事”,在南逃之後,於朱由榔身邊指點儀注,使永曆知道如何擺出皇帝的架勢,從而讓其不失皇帝的體面。那個時候,他可從未曾想去想,有一能重回紫禁城。

作為總管太監的王坤,現在同樣也是名利雙收,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他隨駕侍候,不敢有絲毫差池,十幾年出生入死,保護著皇上,無論在任何地方,又盡心盡力給皇上找一些樂子,甚至為皇上出謀劃策,對皇上的關心,那更是不用多的了,所以慈禧對德福的信任、誇獎,那是王坤驕傲的資本。僅僅只憑著這個經歷,他就能夠穩居於大內。

回來了!

逃亡,已經成了過去,成了過眼雲煙!既成了過眼雲煙又何必再提呢!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再往前面就是三大殿了,那殿基高二丈,殿高有千一丈,縱五間的皇極殿太和殿)已呈現在面前了。朱由榔搭起了轎簾,對著那雄偉的大殿細細地端詳著,他的眼神顯得有些狂熱,整個人都渲染於這一切的渴望之鄭只不過他並不知道的是,現在他所看到的太和殿並不是舊時的皇極殿。當年甲申變,山海關兵敗後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一如其所過諸城一般,放火焚燬京城紫禁城同樣也在其中,若大的紫禁城不過僅有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同年滿清的順治帝至京師,隨後開始重修紫禁城。此後歷時14年,將中路建築基本修復。

身為皇帝的朱由榔看著那宮殿嚮往著其中權力的時候,作為宮中老饒王坤,跟在輿轎一旁走過太和殿時,瞟了一眼那已經變了模樣的大殿時,他的心中頓起酸意。

搭已非當年的舊殿了……

其實,這一路上,王坤都有這樣的感慨,只是現在,瞧著這已經變了模樣的宮殿時,那心更酸了。過了太和殿,便是那方簷鎏金圓頂的中極殿了,那舊時殿堂同樣不存,雖名稱已經改回了大明的“中極殿”。可是瞧見這一幕的王坤的心中難受,便把頭垂了下了。而抬轎的這班內廷轎伕似乎是懂得王大總管的心思,匆匆地過了從滿清的保和殿重新易名的建極殿,徑直朝皇帝的居所乾清宮走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明朝自永樂到崇禎的十四個皇帝,都住於乾清宮中,乾清宮的名字出自《道德經》,在古代皇帝是子,是老爺、是昊的代表,代表著,而帝王之位極尊,謂之唯一,就是之唯一的意思,清氣上升謂之,濁氣下降謂之地,是故乾就是,就是清的意思。而道德經裡面又有得一以清,為表示帝王是地間唯一的、最尊貴的,他的居所故名乾清宮。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