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西出太行!
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他們是透過報紙得知的這個訊息,然後各種各樣的訊息紛紛流傳著,誰也不知道是真還是假,但是無論傳播訊息的還是聽眾,都懷揣著一個心思——希望北伐順利。
畢竟,對於這些曾經遭受異族奴役的人們來說,只有經歷過奴役,他們才知道自由的可貴,而那樹立在城門附近的石碑,更是清楚的羅列著滿清入關後在本地的暴行,“韃虜暴行碑”與“漢奸碑”,這是江北的特色,在於警告世人韃虜的殘暴,當然還有就是告知世人那些忘祖背宗的混蛋玩意的嘴臉。
或許,對於某些所謂的“專家”來說,這是“大一統的代價”,但是17世紀並不是21世紀,若是這是大一統的代價,阻擋“異族大一統”的人不再是民族英雄,那為何還要十三年抗戰?乾脆直接投降,然後與和族來個“共榮”得了。
也許正是因為見識到了數百年後那些專家門醜陋的嘴臉,所以一直以來,對於漢奸的懲治,朱明忠從來都是不留絲毫情面的,除非是有立功表現,而且必須要“功過相抵”的,才不會加以懲處。而對於漢奸的懲治,同樣也是需要頗費一番心思。
“現在萬年盆地已經基本完成拓殖,如果再往那裡移民,就必須向南拓殖,而向南勢必會引起與荷蘭人的衝突,所以……”
看著桌上的地圖,朱明忠盯著地圖上的占城下面與的真臘接壤的地區,在上面畫了一個圈說道。
“現在既然占城已經獻土納降,我們就把這裡……湄公河流域作為新的流放地吧!”
之所以選擇湄公河流域,是因為在後世,那裡是越南最負盛名的魚米之鄉,但是在這個時代,湄公河河口一帶,卻是一片荒野,只有少數真臘人在那裡生活,那裡表面上是真臘人的地盤,但實際上,卻是三不管地區,在那裡進行拓殖的代價最低,既不會引起占城方面的警惕,同樣也不會引起真臘的反應。
在歷史上,幾年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多人、戰船50多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明鄉”。那生活在那裡的人就是明鄉人,明鄉人又被稱為明香人,意指的來自明朝,繼承明朝香火的人。這些流落異鄉的明朝人懷有強烈的漢人情節,著明朝服裝、戴明朝儒巾,保持著明朝特色、強調中華血統。漢人的大明滅亡,可他們再次建立一個“海上明朝”。
只不過因為當地疾瘋盛行,在長達百年之間,明鄉人的人口數量都非常有限。而最後坐享其成的正是廣南,也就是後來的越南。現在,朱明忠自然不會放過在那裡進行移民的機會,當然這種殖民是強制性流放式的移民,畢竟,在國內還有很多漢奸需要流放。
“大王,這地方這麼大,恐怕沒有個十幾萬人,用十幾年的時間開拓,恐怕是沒有辦法的。”
顧炎武看著地圖上區域和臺灣比較了一下,對那裡的地域大小立即有了一些概念。想到在開拓臺灣的時候,這幾年的流放開支,顧炎武就是一陣頭大。
“而且,這裡更遠,到時候,恐怕財政支出的壓力會不小。”
“財政沒問題!”
搖搖頭,朱明忠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現在萬年府已經有產出,僅只上官田每年收租就不下十數萬石米穀,至於這裡,收益肯定會更多,當然一開始肯定要賠錢,但是慢慢的其產出就可以彌補一切,總體上來說,仍然是有利潤的。就像養奶牛一樣,一開始肯定要虧本,但可以擠奶之後,肯定就賺了。”
對於大王的這個比喻,只是心笑之餘,顧炎武又有些好奇的問道。
“不知大王計劃將來流放多少人至海外?”
“差不多一百萬吧!”
在地圖上圈出了後世西貢也就是胡志明市的位置,朱明忠對顧炎武說道。
“我的計劃是流放一百萬人至海外開拓殖民地!”
“一百萬?”
顧炎武驚訝的看著淮王,沒想到他居然要流放那麼多人,而且流放的大都是士子和他們的家人三族。
“對,就是一百萬!”
朱明忠點頭說道。
“其實,想在湊齊這一百萬,可不怎麼容易,嗯,根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來看,自滿清入關以來,開科7次,取進士2700餘人,按照並三族的規矩,每家頂多不過數百人,估計想要湊出個一百萬來,也不怎麼容易……”
感嘆著湊數不易,朱明忠甚至都考慮過是否可以並其九族,但是這個念頭不過只是一閃而過,畢竟,若是當真流放九族的話,且不說會激起什麼樣的風波,單就數百萬人被流放,不僅可能導致本土人口急劇下降,更為重要的是,現在也沒有那樣的運力甚至地方,可供這種數量的移民。
“用十年吧,用十年流放一百萬人!”
人總需要制定一些小目標,而對於朱明忠來說,他的小目標就是把那些漢奸和他們的家人、親戚都流放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