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您瞧,來遼東的並不只有咱們,這前面至少還有五六家人,單是大車沒有一千也得有八百輛。”
現在從山海關往盛京的官道,每日都是車水馬龍,這些車馬都是京中王公貝勒的車馬,自然都是和蘇家一樣,趕著要把家當給運出去的。
“那些都是京裡頭出來的吧?”
再一次掀開窗簾,朝著遠處看了一眼,雖說看不到別的馬車,可蘇常壽卻也能猜出他們的身份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少主子,不單單是王公貝勒的,其它人家的車隊也有不少,像內務府范家、王家這一路上,都碰著過。”
赫老六如實的說道。
“哦,看來這要跑的不僅是主子,就連奴才也跟著一起跑了。”
說話間,蘇常壽又以嘲弄的口吻嘟囔道。
“大清國到了這份上,還指往個屁啊,要是我是皇上,趁著這時候還能走得了的時候,趕緊出了關的省事,胡人無百年國運啊!”
這一句“胡人無百年國運”,若是換成漢人說,縱是不滅門,也得給砍了腦袋,可現在蘇常壽這麼說的時候,卻像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其實他之所以能說出這句話來,倒也是因為對於這句話根本就沒有懷疑過,或許他也是滿人之中難得的幾個能看清楚這一切的人。
主子在逃,奴才們同樣也在逃,儘管那邊大清國看似還有幾十萬雄兵,在西南尚有兵力數十萬,在西北尚有兵力十餘萬,在直隸有八旗精銳二十萬,可是誰都知道,大清國已江河日下,斬不說西南那邊已經是不聽調換,便是他們聽從調換,西南的用又怎麼能救得了直隸的急。
人人都在為自己做著打算,而這通往盛京的路上,既便是在風雪中仍然往來不止的車隊,就是人們各自打算的證明。當然,這些馬車上裝載的並不是什麼糧食之類的東西,而成箱成車的金銀財寶,這些滿清的王公貝勒們他們的父輩或者自己大都曾親自參與過入關時的屠城,在屠城之中,不知從漢人的身上洗劫了多少銀子,也使得他們積累了不菲的財富。加之過去他們又透過索賄等手段不知弄到多少銀錢,現在局勢一變,他們無不是為了穩妥起見,紛紛把銀錢都運回了所謂的“滿洲老家”,似乎,對於他們來說,之所以這麼做,大都是已經看到了未來,看清了大清國的氣勢。
“額娘,這裡就是咱們的老家?”
不過只有七歲的納蘭性德看著窗外的雪,已經隨額娘等人回到盛京的他,對於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頗為好奇,對於年少的他來說,此時此刻的他並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回到這裡,對於他來說,那反倒是與其它的孩童一樣,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充滿了好奇。
“當年沒入關的時候,咱家就在這裡。”
穿著一身滿清宮裝的女人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作為皇親國戚的她的眉宇間帶著愁容,相比於兒子的好奇,她更憂心著這大清國的江山。
當初滿人入關的時候,是拋棄了遼東的家業,攜家帶口的入了關。可是現在,卻灰溜溜的要回來了,不過現在,普通的旗人還是回不來,除了王公貝勒也就只達官顯貴們才能回來,而且他們大抵上也都不敢自己回來,都是先遣回子女或者家眷,先把這荒廢多年的宅子重修起來,為將來做些打算。
現在他們是回來了,可是那些尋常的旗人呢?又有幾人回來了?若是將來局勢惡化的話,那些普通旗人能不能把家人也都帶回滿洲老家?儘管不知道這些軍國大事,但是女人還是能猜出答案來,只怕到時候尋常的滿人壓根就沒有機會把妻兒老弱帶回滿洲吧,畢竟,到時候不同於當年入關,指不定到時候,即便是他們自己想要出關,都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劫難。
當年削尖了腦袋想要入關,可誰曾想到,想在離開中國恐怕只會更難
“難不成,這大清國當真入主不了中國嗎?”
女人的神情之中盡是憂慮,而在那院中,孩子的歡笑聲並不能驅散她心頭的愁緒,最終,女人還是長嘆了口氣,又一次吩咐著家中的奴才在收拾這十幾年未曾住人的老宅,畢竟,這荒廢多年的老宅,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成為他們的家,至於京城的家,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