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晉王行軍打仗倒還可以,若是讓其負責營救行動的話,他確實不擅長此事。”
張揚峰打量著面前的李天林,幾個月前,他們兩人就已經接頭了,與他不同的是,這位軍正司的軍正從海路來到緬甸就是為了營救今上與朝廷,儘管兩人的初始任務不同,但是現在卻已經完全一致。
營救皇上,是這次行動的核心,如果不能營救出皇上,一切都是空談。
“所以,我們用了長達半年的時間在阿瓦做準備,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盯視著張揚峰,李天林的唇角略微一揚,反問道。
“怎麼樣,對於這次的任務有信心嗎?”
儘管李天林已經來到阿瓦長達七個月,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與朝廷產生任何聯絡,他只是負責在阿瓦城內的情報工作,至於與朝廷之間的聯絡,都是由張揚峰負責的。而這次營救行動,同樣也是由其負責。
“至少可以營救出太子吧!”
張揚峰認真的說道。
他們的任務中,從來都沒有營救朝廷的直接指示,他們的目標就是營救皇上,至少營救出太子,至於朝廷百官……與他們無關。
“嗯,儘量把皇上帶出來,至於其它人……”
李天林的眼簾一垂,喝了口茶。
“不是我們不願意營救,而是沒有辦法,畢竟,相比於朝臣,皇上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儘管嘴上這麼說著,但是李天林隱約能夠猜出來,為什麼不需要營救朝廷百官,不是不需要,而是沒有那個必要,更重要的是,對於江北來說,所需要的是“皇上”,而不是那個所謂的“朝廷”。
“還有,就是沐國公,如果有可能的話,要把他給營救出來,畢竟,將來這西南離不開這沐家的人啊!”
隨後兩人又就營救事宜進行了商量之後,張揚峰便離開了李天林的商號,在這阿瓦的街頭,儘管作為漢人的他頗為顯眼,但是卻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畢竟,在阿瓦同樣也有漢商,也有不甘做滿清奴僕的漢人與此生活,作為漢人的張揚峰,在這裡的街頭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一個普通的漢人。
又一次,趕著馱滿糧食的牛車來到這座關卡的時候,張揚峰一邊打量著這關卡,一邊笑呵呵和這關卡里緬兵打著招呼,幾個月下來,他與這些緬兵早就成了熟人,不過儘管極為熟悉,但是那些緬兵仍然檢查了他的牛車,雖說那牛車上只有十幾袋大米。
在緬兵檢查著牛車的時候,注意到這關卡里的緬兵比往日增加不少的張揚峰扭頭問道一旁的緬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阿莫,我看怎麼現在這裡的兵比過去多了?”
“還不是因為你們明人的大軍來了,你們明人可真是的,皇上在這裡好吃好喝的豈不是更好嗎?為什麼非要想著把他們帶回去?”
對於緬兵的話,張揚峰只是笑點著頭。
“可不是,若不是皇上到這,我還不能一定沾著皇氣哪。”
和其它的明商一樣,張揚峰同樣也是一副因為沾著皇氣,而頗為高興的模樣,畢竟千百年來,對於中國的百姓來說,皇帝總是高高在上的,能沾著天子的皇氣,本身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對此,那些緬兵早就見怪不怪了,在簡單的檢查之後,張揚峰就繼續趕著牛車往木城駛去。
他的眼睛看著越來越近的木城,瞧著木城處的錦衣衛士,這不過一百多名的錦衣衛是皇上最後的親衛了,不過他們的手中甚至都沒有兵器,只有一根充當儀仗的竹槍,當初在避入緬甸時,緬王曾經避入緬甸的永曆朝廷人馬雜沓,引起緬甸國王的不安,因而說道:“此等非避亂,乃是陰圖我國耳!”派出兵丁加以包圍,迫使其丟下兵器,通政使朱蘊金、中軍姜成德也在這一過程中被迫自縊。甚至就在這阿瓦城外,原本因船隻不足走陸路跟來的錦衣衛好不容易抵達此地,卻盡數被緬人殺死,只有極少數人得已逃出生天。
想到朝廷現在寄人籬下的境地,張揚峰暗自於心底嘆了口氣,心下尋思道。
“現在就是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想法……”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