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258章 事業的起步

第258章 事業的起步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當然,之所以這麼做,朱明忠也有他的私心,在他看來,這家企業是他自己的,無論未來如何發展,無論未來他身處任何位置,都不會因為其他因素而影響到這家“私營企業”。

“……相比於安南,交趾等地暹羅產米甚多,緣於其優越的地理環境,一條湄公河貫穿於整個暹羅境內,為該國的稻穀種植提供豐富的水資源。根據商會的商船於暹羅所測量“該國米用內地斗量,每石價值二三錢”,而內地即使豐年也要一兩一二錢,遇有旱澇災,更是高漲至一兩五六錢,甚至更多。正因為稻穀得來容易,暹羅米價與別國相比遠為低廉。”

現在作為商會會長的梁贊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的隱居於家中,或許現在清河商會於清河並不顯其名,不過他相信,最多再過幾年,清河商會就會成為舉國上下所矚目的商會,究其原因倒也無它,正是因為商會對貿易的壟斷。

作為商人,他同樣也是貪婪的,可以說這是商人最起碼的一個特性。他並不滿足於眼下對日本、朝鮮貿易的壟斷,他還希望進一步開拓海外的貿易事業,還希望進一步拓展南方的航路,當然更重要的是得到貿易特許權。

或許過去,他並不知道貿易特許權意味著什麼?但是現在透過貿易特許權。商會已經獲得了相當豐富的利益。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貿易特許權。以獲得更為豐厚的利益。

“經過我們的計算,若是載重……500,噸。對,是500噸的縱帆船運輸暹羅大米,載米到達海州或清河時,以每石六錢售予官府的話,亦可保證商會的利潤,而官府可以每石一兩售予米商或者充當餉米,憑藉米利,可獲利不下數十萬兩。”

既便是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但是梁贊仍然不適應“噸”這個計量單位,這是一個全新的度量單位。

幾個月前,為了便於計算,經略不僅要求使用西洋數字作為帳本記錄,同時還推出了新的計量單位——噸,每噸等於2000斤,比擔大20倍。更適合大規模的貿易計算,不過一時間,這個新的單位總需要慢慢的適應。更何況這還是經略所發明的,無論能不能適應,最終總歸還是要適應它。

不過對於從事貿易的他來說,那同樣也能夠體會到這種新單位所帶來的使用上的方便。

在梁贊提及大米貿易時,朱明忠只是偶爾的點點頭,更多的時候,他會把目標投向這個房間。這裡曾是山西會館,在山西商人逃出清河後,會館被官府查沒,交給了清河商會使用,成為了現在清河商會的總部,而是清河商會並沒有給官府哪怕一兩銀子。。

可以說,從清河商會創辦的那天起,官府一直就給予他們大量的扶持,甚至對於他們的扶持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而扶持的結果呢?

現在清河商會已經發展了起來,擁有四十六艘商船,它在海上的航線正在不斷的拓展,而且幾乎每天,都會有一艘新海船投入使用,最多到明年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為與“海上五商號”規模不相上下的大型商會,而且相比於鄭成功的商會,作為貿易局的夥伴,他們可以獲得更為廉價的商品。

相比於鄭成功的陸海五大商號掌櫃和主持人,相比於他們滿足於對日本的貿易所帶來的鉅額利潤。梁贊的目光無疑更為深遠,他甚至把目光投向了南洋,投向了暹羅,甚至就連最普通不過的大米,也進入他的視線之中,而不僅僅只是諸如香料,錫,木材等一些傳統商品。

透過進口大米獲取利潤,這是試圖將貿易常態化的一種表現,畢竟,僅僅只是依靠銅條、生絲等貿易,並不能將貿易路線長久的維持下去。甚至就是現在,他們也會從日本、朝鮮進口大米,以確保商會的利潤。

“現在,我們對日本的貿易是什麼情況?”

對於梁贊主動提及的大米貿易,朱明忠並沒有回答,而是直接岔開了話題。

“回經略,日本所需要的商品種類極多,而以日本所不能出產的商品為例,湖絲每擔於海州出海時,貿易局給價為108元,而在長崎的售價為200230兩,獲利約為一倍,而綢緞的價格更高,每匹素絹值銀2兩,花絹值銀三四兩,大紅絹風更高達七八兩,且長度每匹不滿三丈,不過因為價格昂貴,非尋常百姓所能用和起……”

接著梁贊又提到了包括白糖、紅糖以及鐵、蠟以及水銀等各種商品的出口,在他一一彙報著這些商品的利潤時,朱明忠的心裡基本有了一個低,與文人所說的“通海之利可得百倍”的誇張不同,駛往日本的商船單趟利潤扣除開支後只有80,這一利潤甚至少於歐洲商船往返於中國於歐洲之間所獲得的利潤,當然這並不包括從日本採購的銅條、銀條等獲得的利潤,只不過返程時,獲得的利潤是有限的,畢竟這大抵上都的官辦。至多也就是一倍的利潤。

“現在對日本貿易,最大的問題是競爭激烈,根據我們透過日本方面獲得的情報顯示,去年入港的中國商船為六十一艘,其中五十六艘皆為國姓爺的商號所有,而這些船上裝有生絲不下二十萬斤,至於荷蘭船亦也有十七艘,雖說其船少,但是荷蘭船載重量大,所裝生絲亦不下二十萬斤……”

對於海上貿易的競爭,朱明忠自然不覺得的意外,有生意就有競爭,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更何況,江北還是後進者,想要獲得市場,自然需要經過一些競爭。

“荷蘭人?二十萬斤生絲,不就是二十萬兩嗎?這肯定不行,不能讓他們拿著咱們的生絲去賺咱們的銀子,國姓爺那邊的市場咱們不能擠,要想辦法控制荷蘭人,這銀子國姓爺可以賺,咱們可以賺,但是荷蘭人不行!”

作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從中對日本貿易中獲取大量利潤的現實,並不出乎朱明忠的意料,不過,他並不準備同荷蘭人去分享市場。畢竟,日本市場的競爭直接關係到他與南京的關係,畢竟,鄭成功同樣也需要通海貿易獲得的利潤去維持他的幾十萬大軍。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