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書冊中的內容,于成龍儘管有所懷疑,但仍然是半信半疑,畢竟那滿清本就是塞外蠻夷,既是蠻夷又焉知“禮儀廉恥”。
“若非是吳三桂引其入關,若非是那莊妃以美色引誘範氏等奸商,若非清虜入關後,極盡殺戮,意殺盡我漢人骨血,又豈能治我中國十餘年?”
儘管是半信半疑,但是于成龍仍然選擇相信莊妃秘史補遺中的一些言語,比如如洪承疇那樣的漢奸,如何於床上向莊妃邀寵獻計,借“剃髮易服”殺盡有骨氣的漢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心裡這麼尋思著,一夜無眠的于成龍,心底另一個念頭卻在催生著,卻在慢慢的發著芽。
“也許,應該去江南,去江南,至少,至少能不為漢奸”
想想新近聽聞的與漢奸有關的訊息,于成龍反倒是慶幸著他能夠斷絕放棄出仕滿清的打算,畢竟,就連原本的徐知縣,都知道棄印逃跑,更何況是自己?這個時候還往那個火坑裡跳,不是自尋死路嗎?
江南許是更好,不如便去江南吧!
這一夜,許多人都是無法安心睡眠,一本不知何時傳開的話本,不知攪亂了多少人的心魂,小人物尚是如此,至於那些大人物,同樣也是如此,尤其是對於書中有名的范文程來說,又一次,翻來覆去,難以入睡的他,披著衣裳起床後,點起了燈,然後拿出了那本書冊,
“頓了頓,義無反顧的推開書房的門。他反手上門頁,一邊走一邊打量莊妃,目光火辣又意味深長”
這冊中的“他”,並不是其它人,而是他范文程!
對於外人來說,這書中的文字或許是香豔至極,但是對於范文程來說,卻不亞於奪命鋼刀,作為當事人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書中所言,不過只是胡說八道,可是誰會聽他解釋。
即便是有人願意聽他解釋,他又怎麼敢解釋?
“哎,恐怕皇上也早已經看過此書了!”
長嘆口氣,想到這陣子皇上對他的冷淡,范文程的臉上盡是滿面的苦澀,更多的是發自骨子裡的委屈,可儘管委屈萬分,他卻不敢解釋,甚至只能裝聾作啞,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對於皇上的脾氣他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有些事情就是皇上身上的“逆鱗”,而皇太后的貞潔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如此,原因再簡單不過,畢竟皇太后曾經被迫下嫁多爾袞,儘管多爾袞早已身死,但是皇太后的貞潔就像根刺一樣,一直藏在皇上的心底,過去沒有人說,更無人敢說。
但是現在,這本莊妃秘史補遺的四處傳播,卻觸動了皇上的“逆鱗”,而在這冊中,非但有多爾袞,還有其它一眾人等,在書冊中,非但皇上的皇位是靠著莊妃,甚至就連太祖之所以選擇八子皇太極繼位,同樣也是因為莊妃。
“父子三人,皆沉迷其美色之中!世人荒謬如此,居然連這種文字也會相信!”
儘管嘴上這麼說著,但是范文程的心裡卻不住的敲著鼓,對於皇上脾氣的瞭解,他很清楚,有一天,皇上必定會把刀指向他,不是因為他不忠,而是因為——只要他活一天,對太后的貞操,都是一種侮辱,對於皇上也是!
“難道說,皇上已經對我起殺心了?”
想到這范文程的心頭微微一顫,他現在甚至後悔了,後悔為什麼會隨皇上南征,若是留在京城的話
留在京城,又豈是長久之計!
皺眉沉思著,想到幾日前,那個因為貽誤軍機被100軍棍活活打死的御前侍衛,別說范文程不相信,就是這軍中的兵卒,恐怕也沒有幾個人相信,原因再簡單不過,那人的父親名叫“那哈吉”,雖說當年入關時就已身死於戰場,但在話本中那哈吉曾與莊妃有染,這才是那人被打死的原因。
這叫父債子償!
“皇上啊,你怎麼就那麼糊塗啊!”
於心底哀嘆著,范文程只差沒有哭出來了,滿面苦色的他,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在未來的某一天,皇上定會為了太后的清譽殺了他。
想到這一切的根源,儘管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那個人寫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肯定和他脫離不了關係,恐怕也只有那個人才會採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范文程立即恨恨的罵道。
“都是你的朱成仁,不殺你,又如何能洩老夫之恨!”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