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然,又豈會有現在的江北大治?”
錢孫蕊的反駁讓呂潛笑道,
“賢弟所言極是,此事是愚兄愚昧,變是人云亦云!”
默默的在心下記下這首詩,馬車已經到了碼頭,在他們從碼頭上下來的時候,那邊碼頭上卻已經是一片人山人海,好不熱鬧的模樣。因為碼頭到處都是看熱鬧的人,錢孫蕊、呂潛一行人便直接去了碼頭附近的一處酒樓,酒樓中同樣也是極為擁擠。
人們之所以雲集於碼頭,其實倒也簡單,在過去的幾個月間,這世人對於朱明忠的大名早就是如雷貫耳一般,無論是當初的通濟門血戰,亦或是孤軍北伐,或是後來的宿遷血戰。
對於天下計程車民百姓來說,或許因為革除功名一事,對朱明忠難免心生怨言,但是他們同樣也對其充滿了好奇。加上鄭成功親自往碼頭迎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負天下盛名的“成功成仁”兩人相見,於很多人看來,自然是一場盛會,那裡肯錯過,非但普通百姓願意湊這個熱鬧,就連不少士子也趕到碼頭興致勃勃的觀望著兩人相見的“盛會”。
其實,他們都不曾注意到,在內心深處,已經隱隱的把朱明忠當成了另一方勢力,而不是鄭成功的下屬。
“快看,快看,那是江北朱經略的大船!”
好大的船!
儘管是相隔百丈,呂潛仍然被那艘大船嚇了一跳,瞧著那高桅大船,還有船身處的一杆杆船槳,當他不住的驚奇著,其它人大抵也是如此,倒是一旁又有人說道。
“不過就是二十丈的大船,這又算得了什麼,若是到了海州,像這樣的大船,可多了去了!”
看似隨意的話語,雖說沒有引起呂潛的注意,卻引起了一旁酒客的注意,那人走到說話計程車子身邊詢問道。
“兄臺是說海州,還有比這更大的船?”
那位說話明顯帶著江北口音計程車子,見他的話引起旁人的注意,便笑道。
“正是,那海州造的皆是大海船,在下聽人說,經略麾下水軍,不僅已經開拓基隆,還有意重振江北海商,重新開拓往日本等地航路,自然要造大海船……”
士子的回答讓酒客的臉色驟然急變,就像是聽到什麼壞事一般,心不在焉的與那人聊了幾句,聽說那邊經略已經上岸的時候,這人便和其它人樣,把注意力重新投到碼頭。
如果有人注意的話,應該能夠聽出他的話語中略帶些閩南口音,只是在這嘈雜的環境中,誰都沒有注意到這些,只以為這四十幾許的中年人,也是外地來計程車子。
此時的江邊碼頭已按鄭成功的佈置,擺開了異乎尋常的迎接的儀仗。這官碼頭過去兩百餘年間不知迎來送往的多少任官員,但卻鮮有像今天這般熱鬧,面面彩旗飄舞,鼓樂齊備,臨時紮起的牌坊一座接一座,手執刀槍、盔甲鮮明的鐵人軍衛隊一排挨一排。最為起眼的是碼頭處的數門紅夷大炮,一律炮口指著江面。西起九洑洲,東至草鞋峽的江面上已不見一隻民船。遠處百多餘艘鄭家水軍的戰艦靜靜的泊於江南,數只大鳥船、福船的桅杆上,高高飄揚著碩大無朋的鄭家的旗幟,那旗上的“鄭”字與“明”字一般,即便是相隔兩裡外都可以看得清楚。
身著一身武將官袍的鄭成功帶著王忠孝、甘輝等文武僚屬,早早的就來到了碼頭邊。
“這是西洋船吧!”
幾乎是在那艘多槳帆船映入視線的時候,擅長海戰的鄭成功便扭頭問道甘輝。
“是西洋船,那帆面也是西式布帆。”
“聽說甘提督麾下的那個西洋人史司,現在就在清河,估計就是他幫成仁造的船!”
“反正咱也不需要洋夷給咱們造船不是。”
對於他人的“提醒”,甘輝眯著眼睛不露聲色的說道。
對於下屬之間的“暗鬥”鄭成功全是一副視若無睹的模樣,有時候,下屬抱成團不見得是件好事。
“瞧著這多槳船倒是挺適合長江的,海船無槳,不適合長江內河!”
看似隨意的一句話,讓甘輝連忙沉默下來。
在一片熱鬧的鼓樂聲中,朱明忠已經出現在船邊,他先是站在舷邊向鄭成功等人行揖禮,然後踏過跳板,上了岸之後,又抱拳揖道。
“下官焉敢勞王爺親迎,實在是不勝惶恐!”
就在他話音落下的時候,那邊炮聲響了起來,頃刻間,十數門紅夷大炮齊鳴,那江邊頓時升騰起一團團白煙。那炮聲,大有震破碧空的勢頭,這是迎接朱明忠到來的禮炮。
“成仁,你我一別數月,這些日子,你在江北為國屢立奇功,為我江南之屏障,於大明可謂是勞苦功高,本王又焉能不知!”
雙手於胸前抱揖還禮的鄭成功,此時更是親近的接著他的手說道。
“成仁,來,與本王同乘一車!”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