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170章 師徒

第170章 師徒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當然,這不過只是客氣之言,畢竟現在朱明忠身為江淮經略,主持江北數府,治下百姓數百萬。而相比之下,儘管黃宗羲於士林中有一定的名氣,但還不至於需要朱明忠親自迎接。

不過儘管只是客氣之言,但仍讓黃宗羲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更何況是當著他的兒子、學生面前,這樣的客氣,更是他頗為受用,頓時便對朱明忠生出了幾分親近,待到到了朱之瑜的住處時,兩人的關係倒也顯得親近許多,完全不見絲毫生疏。

其實對於朱明忠來說,他一直希望可在清河書院掀起一場“儒學革命”或者說是以儒學改良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自我革新。當然除了他個人這方面的想法外,整體環境也有利於他掀起這場自我革新。

17世紀中葉的明清之際,中國社會處在一個“天崩地解”“新舊鼎革”的大動盪時代,有明末劇烈的土地兼併導致的全國性農民起義,有江南各地新興市民階層掀起的一系列反稅監鬥爭,有滿清民族入關引發的明清民族戰爭,等等。所有這些矛盾交作的最終結果,便是朱明王朝不可挽回的滅亡。

隨著明朝的滅亡,許多著名的明朝“遺民”思想家在痛楚地圍繞著“明朝何以亡”這一中心間題反省思索著。他們從沉痛歷史反思中省悟到,明朝覆滅的重要原

因在理學末流特別是王學末流空談心性。於是一股“默虛崇實”的實學思潮轟然展開於當時思想學界。

而其中有兩個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黃宗羲和朱舜水,梁啟超曾評論這些代表人物:“他們對於明朝之亡,認為是學者社會的大恥辱大罪責,於是拋棄明心見性的空談,專講經世致用的實務。他們不是為學問而做學問,而是為政治而做學問……黃梨洲、顧亭林、王船山、朱舜水便是這時候的代表人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他們都繼續為反清復明做過鬥爭。在明王朝最終滅亡後,朱舜水流亡日本,而黃宗羲匿居故鄉。自此,他們便開始了從理論上總結明亡的教訓。他們把予頭指向了晚明空談心性的理學流弊,認為那是明亡的主要原因,並進而呼籲以經世致用的實學糾偏之。他們一方面激烈抨擊宋明理學末流“說玄道妙,言高言遠、徒尚空談、坐而論道以致頹風隨俗、亂世亡國的流弊。

而現在,朱舜水並沒有東渡流亡日本,而是成為朱明忠的老師,併成為清河書院的山長,於清河教授弟子,而他的學術思想的核心就是“踐履論”,就是強調實踐。細解起來:一是認為儒家的“道”,存在於實際生活之中。求“道”的要靠實踐中的學習領悟。而且任何一種“道”,更有實際的應用性。二是人的品格形成,也來自於實際生活行動,獲得崇高的道德,需要人後天勤奮的努力。

“……不止要求皇帝勤政愛民,更講究“利民”,而何謂利民,正如之前成仁所言,促進商品經濟繁榮,進而富國強民。而成仁於江北所推行的,正是利民之策。”

在朱之瑜家中書房內,興致勃勃的他立即與黃宗羲一同談起了學問來。不過他並沒忘記在黃宗羲的面前誇上幾句他的得意門生。

“楚嶼先生所言極是!”

對此黃宗羲自然表示贊同,

“自宗羲抵揚州一路北行,江北百姓皆言經略施政諸法之善,觀之以清河,其繁榮更勝以往,自是經略之功!”

這並不是刻意誇獎,在抵達江北之後,原本黃宗羲以為鹽商被盡數抄沒之後,揚州必定不比昨日繁華,可誰曾想,非但揚州的繁華遠勝於以往,就連這江北各地似乎也日益趨繁華。

“梨洲謬讚!”

被人當面這麼誇,朱明忠多少總要表示些許謙虛。

“今日江北初定,百業復甦,雖有明忠些許寸功,但全憑老師與衙署諸人從中協助,想當初,初定江北之時,我曾請教老師如何撫治江北各府,當時老師只言兩字。一為“禮”二為“法”,“禮法並重”自然大治!”

對於來自21世紀的朱明忠來說,他自然知道一個成熟的國家,道德教育和法制約束,是倆條腿走路,法律的進步與執行,更要以保護道德為根本目標。如此主張,即使放在數百年後的社會,也是振聾發聵。更何況是這個時代?

其實讓朱明忠最得意的,恐怕就是來到明朝之後,認的這個師傅,儘管做為一個後來者,在施政問題上,他也會受到朱之瑜的影響,因為的很多建議,在朱明忠看來,都是直指中國古代施政的弊端。

““禮法並重”,天下自然大治!”

黃宗羲點頭贊同道,

“聖門子弟大抵皆言“禮”,而不言法,卻不知,若無律法申張,這世人又怎麼可皆守之以禮,禮法並舉,天下自可得治!”

對於黃宗羲會贊朱之瑜的觀點,朱明忠並不覺得的意外,畢竟在後世有專門的文章對兩人的學術思想加以分析對比,儘管兩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分歧,但是大抵上兩人都是主張實學,儘管其主張的實學卻又有一定區別,可也正是這種區別,才讓朱明忠相信黃宗羲的到來,可以進一步加強清河書院的實學力量,進而以清河書院為中心形成“清河學派”。

甚至相比於招其府為官,朱明忠更看重的是傳播“實學”的“清河學派”,這才是未來國家大治的根本,當一大批以“實學”為信仰學子成為官員之後,這場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革,也就自然而然的隨之興起。

所以即便是對顧炎武等人,朱明忠也會特意要求他們在書院兼職作講師,以傳播實學。進而鞏固清河書院的實學學術基礎,現在隨著黃宗羲的到來,有了這三位明末實學大師級人物於書院做鎮,這實學又焉能不再次興盛?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