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些南返的偽吏,若其南返,自然表明其心在大明,到時候,少司馬亦可量才適用,委其重任,如此,屆時這民心自可平定!”
聽著陳恭尹的建議,張煌言先是點點頭隨後說道。
“事到如今……看來只能如此了!”
左右為難之下,張煌言明白,或許這是對他最為有利的選擇!就以他以為陳恭尹已經說完的時候,又聽到他說道。
“其實,究其原因來說,這次朱經略之所以如此邀好於延平王,還是因為兩者之間舊隙,若是能彌補兩人之間的關係,必將有利於大明,有利於中興大業。”
陳恭尹的話,讓張煌言整個人都陷入沉思之中,即便是在其告退之後,張煌言的心裡,仍然在考慮著這個可能。
彌補兩人舊隙……
可又該如何彌補兩人舊隙?
心有所思的張煌言,即便是在吃飯的時候,仍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在吃飯時候,董夫人看著夫君這副心不在焉的模樣,並沒有說什麼,兩人婚後可謂是聚少離多,十幾年來張煌言一直為中興大明而奔走,兩人已經闊別十餘年,直到去年年前,董夫人才攜子從浙江家鄉來到南昌,直到吃過飯後,收拾好的桌上的碗筷、剩菜,董夫人才開口問道,
“老爺可是有什麼心事?”
自婚後一直與夫人相敬如賓的張煌言並沒有立即回答夫人的提問,嘴裡咕嚕嚕地響著,似乎在全神貫注地品嚐水煙給他帶來的樂趣。一袋煙抽完了,他又將煙桿抽出,把菸灰磕掉,又從花布繡包裡拈出一個金黃色的菸絲球,裝進煙桿頂端凹處,然後又一次吹燃紙捻,重新眯起眼睛,神遊於煙霧之中。
“我要想江北!”
終於張煌言開口道出了他的心中所想,然後將鄭成功與朱明忠兩人的舊隙一一道出,
“夫人不知,鄭延平是國之柱石,而成仁亦是國之幹誠,若是兩人親近無間,他日北伐自可事半功倍,若是兩人不和,非但不利於他日北伐,甚至可能令當今大好局勢功虧一簣!”
看著愁眉不展的夫君,董夫人並沒有說話,而只是垂眉思索片刻,然後才看著張煌言問道。
“夫君,妾身聽說那朱將軍未曾婚配,只是不知鄭王爺可有女兒?”
女兒?
“延平膝下……”
話未說完,張煌言突然歡喜道。
“夫人此計甚妙,此計甚妙!”
原本愁眉苦臉的張煌言,頓時擊掌笑讚道,
“夫人真不愧為名門才女、張家賢媳。虧得夫人提醒,要不然恐怕為夫還真想不起來。”
有些激動的張煌言看著夫人說道。
“夫人有所不知,雖說延平女兒年歲尚幼,且以成仁之心,又豈會願為延平之婿,可延平卻有一個妹妹!”
面帶歡色的張煌言,想著當初與朱明忠相識時的那番舊事,然後便對夫人感嘆道:
“原本,我這心裡正沒有底,不知如何是好,夫人這一提醒,為夫這才想起來,當初九小姐於成仁可謂是有活命之恩,若是成仁能娶九小姐為妻,如此非但可盡釋前嫌,亦成成全一樁美事,豈不美哉。”
這確實是一樁美事!
原本愁眉不展的張煌言,想到若是朱明忠能娶延平的小妹,有這層親誼在,他日清虜南下時,延平自然會傾力相助!
“夫君所言極是!不過,若是夫君能玉成此事,必定也可令世人皆知夫君的處世之道。”
董夫人委婉的提醒,讓張煌言點頭稱是,他知道夫人所指是什麼,畢竟他也曾抱怨過於鄭成功那裡百般忍讓,卻仍然不能為其所理解,若是玉成此事,到時候,誰人還會再說,他張煌言與朱明忠互相犄角,到時候,成功成仁反倒是更為親近一些……
只是……突然,張煌言的眉頭又是一皺,如果真的玉成此事,於大明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