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趟還真夠遠的,足足騎著馬跑了近一個時辰。
進了村朱明忠從馬上跳下來的時候,看著面前的這個宅院,瞧起來與江北的尋常大戶人家並沒有多少區別。
身為江淮經略使的朱明忠之所以親自上門拜訪,倒不是因為這家主人是前朝的遺民,曾有數人出仕。而是因為這家人特殊的身份——梁家曾是海商,而且是江北少有的幾戶在清虜屠刀下倖存的海商,當然他們之所以倖存,是因他們家的另一重身份,是本地知名縉紳,且與當時主持淮安的清虜有舊誼。
對於登門拜訪遺民,朱明忠倒也不覺得有什麼,即便是鄭成功也是時而登門拜訪遺民邀其入幕,為其出謀劃策,同時藉助其威望,收拾地方,洪承疇初入長沙的時候,也曾用一年的時間四處拜訪地方縉紳,即便是拒之門外,也未曾阻其拜訪之路。只不過,現在朱明忠所要邀請的並不是尋常的幕僚,而是請其和自己作一門生意。
恰在這時,梁府那緊閉的大門開啟了,只見一個穿著深衣儒袍青年從門內走出來。
“經略大駕光臨,實是讓寒舍蓬蓽生輝,草民未曾遠迎,還請經略見諒。”
青年書生的那雙眼睛裡滿是歉意。
“實是因為家父已經十餘年未曾出府,所以未曾出府相迎,還請經略見諒。”
書生的話語,讓朱明忠笑道。
“令尊身為我淮安縉紳,朱某身為江淮經略,理應登門拜訪,今日不請自來,還請見諒!”
在來之前,朱明忠就已經從石磊口中知道,這梁家原本有三子一女,雖說長子與次子皆對外言是死於“暴病”,可實際上卻是死於義軍之中,四個子女只剩下眼前的一子一女。
簡單的客氣之後,朱明忠便隨著青年書生一同進入了梁家的大宅。
在進宅之後,朱明忠看到這所宅院四四方方的,不像一般江南有錢人家的花園那樣亭臺樓閣的,倒像是北方的那種厚壁高牆的深宅內院,這一點許就是江北與江南的不同。
從前宅進入後宅的時候,想到那位梁老爺十餘年未曾出府,朱明忠的心中一動,笑問道∶
“梁老先生十餘年未曾出府,莫不是因為未嘗剃髮?”
梁贊遲疑了一下,才說道∶
“公子目光如炬,正是如此。
他的回答,讓朱明忠略點下頭。心知這次恐怕是來對了。兩個兒子皆入抗清義軍,陣亡於戰場上,而他本人又是十餘年不曾剃髮,這樣的遺民自然不會拒絕自己的要求。
進入梁府的後宅,朱明忠便看到一位穿著灰布儒袍髮鬚皆白的老者正站於書房外,見到他時,便揖禮道。
“小民見過經略!”
不卑不亢的禮節和話語傳入朱明忠的耳中,讓他連禮道。
“見過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