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不僅投筆從戎,甚至還向身邊的這個外國人學習,學習西洋的一些兵法,兵器,儘管他並不知道那些東西有沒有用,但在他看來,學了這些東西總會有些好處。
就像現在,如果不是因為他一直於史司的身邊學習,又怎麼可能被江北經略使選用,和史司一同前往清河。
“真沒有想到,他居然會是江北經略使。”
史司的語氣中依然還帶著些不敢置信,你一直以來都自認為鬱郁不得志的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那個當初與河堤上見過的年輕人,居然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身份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史先生,這麼說來,您和朱經略之前就已經認識了?”
有些好奇的看著這個西洋人,張迪很難想象這樣的一個西洋人,居然會和朱經略使認識,要知道過去在營中,大多數人都以為他不過是個繡花枕頭,但是很清楚,這個人在造船,鑄炮等方面確實有幾分才學,在史司這裡,他也是受益良多。
“也就是曾經有過一面之緣。”
史司如實的回答,如果換成其他人的話,會以為他的言語中可能會有些隱瞞。但是已經認識他多年的知道這些西洋人,說起話來的時候,總是習慣於直來直去。
“史先生,你覺得朱經略請您去江北所為何事?”
想到當初與江堤上與他的那一番談話,史司立即肯定的說道。
“應該是造船吧!”
“造船?”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在史司那裡,張迪曾看過他用木片製出的西洋船的模型。
“那些軟帆的西洋船?”
“是的,朱經略對西洋的船舶一直充滿了興趣……”
想到那天與其談話中朱明忠提到的“斯魯普船”,史司的整個人都變得有些激動,畢竟,來到中國之後,他就一直渴望著能夠得到重用,從而在這裡獲得財富,地位,這才是他遠道而來的原因。
“清河有大明最大的船廠,想來經略請你過去,應該就是為了造船吧!”
在表示贊同之餘,張迪又想到了那些西洋船上的火炮。
“史先生,即便是一艘您曾說過的“斯魯普船”,也有1216門火炮,而且你說在歐洲還有裝備數十門甚至上百門艦炮的軍艦,如果經略意欲大辦船隊,豈不是要造很多炮?”
的語氣中帶著些試探的味道,神情中更是帶著躍躍欲試的模樣,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他在史司這裡學習了一些鑄炮知識,這些鑄炮知識遠超過鄭軍現有的水平,在史司負責造船的同時,他自然希望能夠得到其推薦主持鑄炮,至少參與其中。
對於不過只有二十八歲的張迪來說,他所需要的正是一個機會,一個得到他人重用的機會。而這也是他離開南京的原因,南京並不是唯才是舉,那些閩人總是重用閩人同鄉,外地人在那裡根本就沒有任何出頭之日。但朱明忠不同,他的身邊有來自己各地的人才,而且只要有才能必定會得到重用。
“那是自然,造船、鑄炮都是必不可少的事情,等到了清河之後,我會親自向他請求,在清河建立鑄炮廠,到時候,也許你可以幫助我一起工作,怎麼樣,我的朋友!”
對於朋友的要求,史司並沒有拒絕,他甚至立即就表示了同意,畢竟,他也需要一個助手,一個至少不會把“磅”與“斤”、“英寸”與“寸”混為一談的人作為助手!
“成昆,我們什麼時候能到清河?”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