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99章 策問

第99章 策問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將軍又是怎麼做的?

這一聲反問之後,朱明忠的眉頭緊蹙著,他甚至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跳聲,那心跳是不甘的心跳。

難不成,真的是“老天保佑”?

“原本在佔領瓜州、鎮江以後,南京已近在咫尺,大將軍本應派主力登陸,直趨南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立即攻城;即便一時拿不下來,也應切斷清方援軍入城的進路。可是大將軍呢?”

一口將杯中已經涼透的茶喝完,那涼茶卻無法撲滅朱明忠內心的灼烈的火焰。

“二十四佔領鎮江以後,北伐大軍行動異常緩慢。第二天,大將軍先是親自巡閱鎮江府城,又是閱兵、又是安撫,雖說句容、儀真、滁州、六合等城相繼來歸。然而,進攻南京這一頭等大事卻遲遲未行,直到三天以後,大將軍認為鎮江地區已安撫就緒,才在二十八那天召集各提督、統鎮商討進攻南京事宜。如此,便已經耽誤了三天,而討論的結果是什麼?是水路進發!”

本來,水路進發並沒有什麼,但在鄭成功作出由水路向南京進發的這一決定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鎮江到南京的水文條件。此處水文條件與下游截然不同,這裡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古時從鎮江漕運至南京,在這段江面上常有運船翻覆。而鄭軍的海船體型龐大,運轉笨重,在江面上逆水而行,很多時候只能靠人力從岸上牽拉前進,速度極慢。在歷史上更是拖拖拉拉的用了整整十天,才到達南京。

在朱明忠提及此事時,朱之瑜頗以為然的點著頭。

“若能水陸併發,想來自能更快抵達南京。”

“其實鎮江距南京不過百里之遙,如果由陸路直趨南京,按中提督甘輝的建議“晝夜倍道,兼程而進”,至遲兩天內可達;再者,雖說步兵皆鐵鎧,難以疾速度,但按日行三十里,五日亦當達石頭城下。其實,鄭軍中身披重鎧的“鐵人”不過區區數千人,其他絕大多數軍隊攜帶裝備較輕,決不至於一天只走三十里。所謂“不習水土”、“炎暑酷熱”,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同以遼東和北方人為主組成的清滿、漢軍隊相比,就很難說得過去。至於正逢大雨,不利陸路行軍,更是一種藉口,其實歸根結底,大將軍和其麾下諸將僅僅只是習慣水戰罷了,對於陸戰……”

搖搖頭,朱明忠並沒有說出那後世給予他們的評價——“缺乏戰略眼光。”正因為他們缺乏戰略眼光,才使得清方援兵由松江、杭州等地趕赴南京,路程要遠得多,竟然在決戰以前進入南京。

也正是因為缺乏戰略眼光,才使得他們到達南京後,十幾萬大軍居然沒有包圍南京,而是繼續宿於船上,如此,才導致了清軍援軍順利進城,最終與城內守軍合師,輕易擊潰北伐大軍。

可以說,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錯誤,最終導致了這次看似轟轟烈烈的北伐的最終失敗,同樣也導致了中興大明的徹底破滅。

“他們根本就不懂陸戰,如果學生所料不差,待到南京之後,大將軍甚至仍會令主力宿於船上,而不是兵圍南京,到時候,若是南京清虜再行以緩兵之計,到時候,一但大將軍為其奸計所騙,屆時北伐必敗!”

一聲“北伐必敗”之後,朱明忠的神情顯得悲憤非常,而朱之瑜更是駭然的看著他,他幾乎不敢相信這一切,這,這怎麼可能。

“成仁,這……這、這斷無……”

原本想說“斷無可能”的他,看著弟子滿面悲憤狀,他甚至都不知道為何,居然選擇了相信,

“那,若是以成仁之見,若是讓你領兵北伐,又當如何?”

朱之瑜的反問,讓整個人都沉浸於那種因為河山淪陷所產生的悲憤之情中的朱明忠,詫異的看著師傅,然後搖頭說道,

“北伐……現在並不是最好的時機!”

在朱明忠看來,北伐最好的時機,是十幾年後的“三藩反清”時,而不是現在。深吸口氣,在朱之瑜的不解中,他繼續說道。

“現在的形勢是敵強我弱,若是冒然北伐,只會使我徒傷元氣,這非戰將所取。當下,最重要的是積聚力量,若是學生領兵北伐,學生會趁此次清軍主力不在江南,縱兵掠以江南人丁,先遷其往舟山,再遷往臺灣……”

“臺灣?臺灣是什麼地方?”

朱之瑜不解的問道。

“師傅,臺灣是福建對面三百里處的一荒涼大島,面積不下一省,目下只有少數生蕃野人居住,雖有瘧疾流行,但若措施得當,仍可加以防治,若能遷入百萬人丁,一面於臺灣北部拓殖,一面練兵,有海峽作屏,滿清不擅水戰,而水戰又是我軍之強,自無需顧慮滿清進攻!”

這是後世一個最流行的明末挽天傾的辦法,就是以臺灣為“反攻基地”,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實現的辦法,當然,其間還可以進攻菲律賓,獲得菲律賓的銅鐵,並以菲律賓作為大後方,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還可以不斷派兵襲擊沿海,並且可以隨時攻入長江,而滿清可以遷海,但卻不能遷江,到時候滿清就會陷入疲於奔命的境地,而在襲擾大陸的過程中,又可以不斷的強行遷移人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消彼漲之下,十年、十五年後,等到吳三桂起兵時,在海外的積聚的力量也就足夠可以兩路併發,實施最後的反攻了。

“有十年時間生聚,再有五年的時間用於練兵,有臺灣作為穩因後方,我軍自能處於進退皆可的有利地位,若是北伐,可以一路攻長江,兵逼南京,待清軍調兵之時,再以另一路偏師,進渤海、臨大沽,兵逼京師,誅酋首,如此,北伐自可功成!”

在朱明忠講述著他的這個構想的時候,朱之瑜只是用駭然的目光看著他,甚至因為過於驚訝還不知道如何去反駁他,直到他說完之後,朱之瑜才定神看著弟子說道。

“成仁,這,這便是你的想法?”

“只是個人些許狂妄之言,讓老師見笑了!”

朱明忠的謙遜聽在落進朱之瑜的耳中,讓他搖頭說道。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狂不是壞事,只是,成仁,你可知,若是你這番話傳出的話,必定不這他人所容!”

盯著面前的弟子,朱之瑜道出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弟子明白,天下人皆恨不得立即驅逐清虜,學生之見,畢竟遭人所斥,非得大挫折之後,學生之見,方才會為人所接受,但是,若是遭受大挫折,到時候,還有能力重整旗鼓嗎?”

朱明忠反問,讓朱之瑜陷入沉默之中,在沉默良久之後,他看著學生問道,

“明忠,這次北伐,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