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提出了隧道的爆破、支護以及其它工藝問題,王信一一地給予瞭解釋,並把工程的一些常見病多發病也一一地作了講解,柳小邊聽邊記錄著。王信又急忙關上了電腦。
“搞工程並不像生産其它産品,有專門的流水線,這裡面受各種因素控制的太多,要靈活運用,但不能脫離規定,”王信望著柳小,“呵呵,你可真是個有心的人,我接觸了好多剛畢業的年青人,都像你這樣認真對待業務該多好啊。”
柳小也合上了小本本,她總覺得這個王總不怎麼會誇人呢,看他的眼神好像挺高傲的樣子,眉宇間總是緊鎖著,走路時總是低著頭,不用說,他的內心世界一定很豐富,但流露的太少。
“王總,我在這裡不會打擾你吧?”柳小試探道,看到王總忙亂的樣子,感覺他的電腦裡好像有什麼秘密。
“沒事,我的業務已經搞完了。”
“你還有其它業務嗎?”
“啊不,都是工程方面的。”
“王總也搞過橋梁吧?”柳小三句話不離業務,因為她感覺他就是這樣的人。
“搞過幾座,”他看著柳小,“你將來也少不了接觸橋梁的,趁隧道施工的機會,你要把混凝土的工藝掌握一下,這對你以後在業務上的發展很重要。”
柳小笑了,“有你王總的指導,我想我會的,以後我就稱你王老師吧。”
“啊不!不敢當,我們在一起只是交流,在年歲上,我都快是你的長輩了,在工作上,我是你的領導,我希望你們能努力進取,多練業務,發揚當年魯班的精神,爭取成為一名建造大師。”
柳小眨著眼睛,“魯班?是修趙洲橋那個大師吧?”
柳小的問題還挺多,看來,王信要多費一些口舌了,當然,他是喜歡這樣交流的,因為他平時能和別人溝通的話語簡直太少太少了。
“說起趙州橋,那可是我國造橋史上的傑作,趙州橋是隋代傑出工匠李春和眾多石匠共同建造,說是魯班所建,那只是個傳說。但魯班是我國古代一位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有巧聖先師之尊稱,他生於魯定公三年,十五歲時在子夏門下求學,沒多久,就把一般的知道融會貫通,超越同僚學人,因志在尊周,因此就離開了子夏,開始周遊列國,但當時天下分裂,群雄各據一方,所以他的計策不能適用,失望之際,只好隱居歷山之南的小和山達十幾年,下山後又遇見名匠鮑志,兩人相處很是投機,魯班就拜在鮑志門下,學習雕鑲刻劃技術。魯班心思神巧,曾發明瞭許多工具,像農家用的簸箕,和船帆櫓槳以及刨刀、鑽頭、鋸子、斧子等利器工具。”
柳小聽的耳朵都直了,面對王總的講解,她感覺眼前的男人可是隱藏著深厚的功底,知識面太廣,她興奮地站起身,“王總,啊不,王老師,你就是我心目中的魯班,你讓我大開了眼界,我想,請教你的時候還在後邊呢。”
“不!千萬別這樣叫我,比起人家來,我所知道的也不過是點兒皮毛而已,如果魯班在天有靈,我在這裡可是班門弄斧了,而你們年青人是後生可畏啊,只要用心,前途是廣闊的。”
柳小掃視了一下他的衣服,心生疑問,他怎麼不注重自己的穿著?他好像沒有家的樣子,滿腹經綸,可外表倒像個民工,難道是沒人照顧他?
“啊,我會努力的,不過,我不知道能為你做點什麼?你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千萬別客氣,拿過來,比如,洗洗衣服什麼的。”柳小說著,環視了一下那淩亂的床鋪。
“不用,謝謝你!我的生活還能自理。”王信結婚這麼多年,可以毫無誇張地說,妻子給他洗過的衣服是有限的,這已經習慣了,妻子嫌他髒,他每次從家走時,妻子都得重新換洗床單,包括他用過的東西都得清理一遍。而此刻面對柳小的幫助反倒讓他感到多餘了。
這時,柳小的傳呼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