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雅抬起頭,看著彥祖,沒有什麼驚訝的神情,很平靜地問著,“有什麼事嗎?”
“最近我在看齊格蒙特?鮑曼的書,但還沒怎麼看得懂,我看到你也看在他的書,我能和你交流一下嗎?”
“可以,你在看他的哪本書。”林微雅沒有想太多,“請坐。”
“謝謝。”彥祖坐下來,把李威借的兩本書放到桌面上,“是《現代性與大屠殺》和《現代性與矛盾性》,他的代表作。”
————————
大屠殺是一本反思現代性的作品,鮑曼認為德意志民族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事件並不是一次反常事件,而是現代性本身固有的一種固有表現。
而現代性和矛盾性圍繞的核心觀點分別對應兩者,現代性泛指秩序意識,而矛盾性則代表著一種無序。鮑曼認為秩序與無序是共生的,而他更多的描寫還是著重於後者。
林微雅倒是閱讀過這兩本著作,正如眼前這名男子所說,這兩本書是鮑曼的代表作,想要了解鮑曼和他的哲學觀點,閱讀這兩本書是難以避免的。但林微雅閱讀過後對於書中所闡述的各種觀點也算不上有多大認知。
首先她不是猶太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她沒有親身經歷過,無法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地把自己跟鮑曼放在同一個角度思考問題,還有就是思維侷限性,林微雅自認沒有那麼高的學術素養。
不過林微雅還是跟彥祖分享了自己閱讀過後的一些感想,包括網路上對於這兩本書的各種評論。
“真是多謝你的分享,其實我找到這幾本書來看只是因為知道這麼一位學者在年初去世了,就好像12年的時候,莫言拿到了諾貝爾文學家我就找到《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勞》《檀香刑》《紅高粱》,13年愛麗絲?門羅拿到諾貝爾文學獎找到《逃離》《親愛的生活》來看。”
“或者我這樣就叫做跟風。”彥祖自嘲地笑了一下。
“這也是人之常情,有時候我也會,只不過沒有像你這樣瘋狂。”林微雅笑了一下,彥祖看呆了,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她在笑,但這是他第一次正面看著她笑。
彥祖能夠肯定的是,他戀愛了。
“啊,都這個時間了,對不起啊,我得先走了。”林微雅看了一下手腕中的表,“老闆買單。”
“這次我請客吧,算是感謝你給我分享這麼多閱讀經驗。”彥祖連忙喊住林微雅。
“那成,下次我請你,不過你得跟我說說看過了什麼書。”說完林微雅便離開了咖啡館。
————————
“沒要到電話或者微信?”彥祖剛坐到吧臺,沒有單子要做的阿濤就過來湊熱鬧。
“呃,沒有。”彥祖拍了拍自己的腦門,他真的忘了要聯系方式。彥祖把兩本書遞給李威。
李威沒有接過,“不看了,準備唬弄人家?”
“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