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就是個愚孝的,我爺爺奶奶撒潑打滾,把家裡鬧得一團糟,說我爸不把財産留給惠家唯一的男孫,就是天理不容。我叔叔還一直煽風點火,說我爸百年後死了還得指望侄子給他當孝子送終,男孫才能繼承香火,堂弟才是惠家的一條根,罵我丫頭片子是外人。”
“現在我爺爺奶奶和我叔叔幹脆住進來了,比自己家還隨便,趕都不走,整天變著法子折騰人,還說我爸媽沒有兒子,房子反正早晚是他們家的。今天晚上我媽跟我奶奶吵起來,我幫了我媽兩句,我奶奶就又哭又鬧地罵我頂撞長輩,打我,拿東西往我身上砸,還把我手機給摔壞了。我氣得實在沒法子,空著手就跑出來了。”
姜書玥無語半天,很想罵人。
這都什麼年代了,她還以為,這樣的情節只會出現在幾十年前個別地去的農村呢,現實中還真有?
可是從小的家教,姜書玥到底罵不出來粗話,最終氣憤地罵了一句:“無恥!”
她想了想問道:“那你看你爸的態度呢?”
“……我爸愚孝啊,什麼都聽我爺爺奶奶的,現在我爺爺奶奶以死相搏,說我爸不同意他們就去死,我爸就勸我媽先答應下來,居然說房子過戶給我堂弟,我們也還能繼續住。現在那兩個老不死的,死不死不知道,反正我媽快要被他們逼死了。有我爸爸夾在中間,報警都沒人管。”
“那你現在打算怎麼辦?”
“我不知道。”惠珍珍搖著頭說,“我跑出來以後,在附近遊蕩半天,想離家出走,連打車的錢都沒帶,我又不想回去,回去我奶奶肯定還要罵我打我,她就是故意這樣想把我逼走,還跟我爸說指望女兒沒有屁用。我實在沒法子,就來找你了。書玥你借我幾百塊錢,我先在外面安頓幾天,找個暑假工先養活自己,慢慢再想辦法吧。”
都這麼晚了,放她一個女孩子去外邊流浪?
姜書玥想了想,就說:“這樣吧,你先跟我去我家,給你爸媽打個電話,下一步再說吧,你這麼跑出來,他們肯定也不放心的,說不定急著找你呢。”
“算了吧,書玥,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們家。”惠珍珍搖搖頭說,“我跑出來的時候,我奶奶還跟在後邊罵,叫我出來被車撞死算了,反正也是個沒用的賠錢貨。”
“你先跟我回去再說吧。”
姜書玥先把惠珍珍帶回了家裡,院子裡納涼玩鬧的侄子們還在嬉鬧,爺爺奶奶則回了屋,正坐在客廳裡,幾個小輩陪著看電視,姜書玥伸頭一看,果不其然,又是爺爺喜歡看的軍旅題材。
爺爺喜歡看軍旅題材,不過很討厭抗日神劇,看了要罵孃的,而奶奶喜歡看各種紀錄片,尤其喜歡看關於各種動物的。
“奶奶,這個是我同學惠珍珍。”
“哦,你的小夥伴,我見過的。”田大花笑著點點頭,叫惠珍珍過來吃水果。
惠珍珍很忐忑,手腳都不知該怎麼放似的。姜書玥就先把她帶回自己房間,囑咐她給她爸媽先打個電話,自己下樓回到客廳。
“奶奶,我能留她在我們家住幾天嗎?”
“當然能啊。”田大花說,“這不是你的朋友嗎。不過我記得她家住的不遠,這麼晚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寶寶啊,她爸媽知道她來我們家嗎?小孩子自己離家出走可不行。”
老太太是有多精明,家裡的大事小事從來就沒人瞞著老太太。
姜書玥就簡單說了惠珍珍的事情,完了很氣憤地說:“奶奶,你說世界上怎麼真的有這種家庭?”
“這還不多的是。”田大花笑笑。姜書玥的生活環境不容易接觸到,也就覺得很驚詫,可實際上,這樣的爺爺奶奶,即便在如今的社會也不缺,還真多的是。
“奶奶,我真的還是第一次聽說,太氣人了。”姜書玥窩在奶奶身邊問:“奶奶,您說她現在該怎麼辦呀?”
“寶寶,你是大姑娘,你留同學在家裡住幾天當然沒問題,不過一來呢,你得保證她父母知道,二來,你得尊重她自己的意思,不用出於關心非得留她住下,她要是真沒地方去,你不放心,你可以幫她安頓個住處。”
“至於他們家的事情——”田大花頓了一下說,“奶奶這個人,一輩子不喜歡管閑事,尤其家務事不好管,你一個小姑娘家也不好摻和。他們家要是自己願意當肉包子,那就別怪狗咬,別人能幫他們一次,幫不了一輩子,麻煩早晚還是麻煩。她爸爸要是從一開始就態度明確,強硬起來,她爺爺奶奶也就鬧不下去。這事情,我看根本還在她爸爸身上,別說什麼她爸爸愚孝,本身就有問題,未必不是他爸爸自己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根子。”
“對,我看也是,別拿什麼愚孝當藉口,上慈下孝,真孝順就更不該輕視自己的女兒,她爸爸本身思想和立場就有問題。”薛新桃說。
惠珍珍小姑娘覺得都是她爺爺奶奶和叔叔不好,其實,大約,也就是不願意相信親生爸爸會為了外人虧待女兒罷了,而事實上,這世界上什麼人沒有啊。
“奶奶,我知道了。”
姜書玥答應著,離開客廳回自己房間。
她一走,姜茂松就哼了一聲,罵道:“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混賬東西,那小姑娘也是可憐,生在這樣的家庭。咱們寶寶心眼最好,這事把她氣著了。我看你好像不太願意留那小姑娘住下,其實讓寶寶留她住幾天也沒啥,給她父母知道就行了,咱們寶寶還有個玩伴。”
“我沒反對寶寶留她住下。”田大花說,“不過,好心未必辦好事。你想想,那姑娘家裡的情況和遭遇,攤上一堆重男輕女的混賬,留她跟寶寶一起住,咱們寶寶的生活環境又是什麼樣?兩相對比,未免不會讓她心裡更難受,對她,對我們寶寶,都未必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