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再請個保姆,一個專管照顧産婦帶孩子,一個管家務,洗衣做飯,總算家裡不用她分神了。
桃子出了月子之後,家裡兩個保姆跟著,她帶孩子也就沒那麼累了,一邊哺乳喂孩子,一邊還可以繼續幹事業。
結果這姑娘,在孩子四個月的時候,硬是把她想要的童裝廠辦了起來。
理由還很充分,想讓兒子穿上他們自己廠裡生産的童裝,所以,新投資的童裝廠走精品化路子。
姜茂松和平安如今對這婆媳倆也是服氣了,不光他們倆,一大家子人反正也都服氣了。
不同點大約就在於,田大花在這家裡就是個當仁不讓的“掌權者”,要幹什麼,她決定了認準了的,別人也勸不了。
而桃子則是很狗腿地跟平安說:“明致,我多賺點錢,給你解除後顧之憂,你就能放心地去做你的學術研究了,你成了著名學者,我就更有面子了。”
平安是“既得利益者”。他現在在文物管理局工作,整天忙著修複搶救文物,搞搞學術研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可同樣是清水衙門,工薪階層,別的同事還在為買一輛新腳踏車高興的時候,桃子一聲不響,就把五交化商場頂好的摩托車給他買來了,讓整個文物管理局的同事圍著他羨慕不已。
這還不算,這小媳婦最近看著他下雨出門上班,居然嘀咕了一句:摩托車還是不行啊,最好爭取咱自己買個小轎車,你就不用淋雨了。
所以平安對自己娶了這麼個媳婦,還說什麼呀,支援。
姜茂松這麼多年,對媳婦百依百順也習慣了,她想幹的事情,他就支援唄。
他背地裡叮囑桃子,說你媽畢竟也五十多歲的人了,你每天跟她在一起,可多注意她身體。
“你媽年輕時候為了咱這個家,吃苦受累的,身體受過虧。要不是她,恐怕就沒有咱們這個家。”姜茂松說,“如今年紀大了,家裡也沒別的事叫她操心了,她卻又一門心思幹事業。雖然她身體底子好,可我總是不放心,你媽那個人太逞強,總覺得自己是鐵打的,我又不能天天盯著她,你平常多注意她點兒。”
桃子忙說:“爸你放心吧,我肯定注意她。媽身體好著呢,她心態也年輕著呢。”
一家人吃過晚飯,就開始討論他們的童裝叫個什麼牌子。這時候的田大花和桃子,跟外國人打交道多了,“品牌”意識也就強了。俗話說,擦亮金字招牌,不就是這個理嗎。
大家一個個集思廣益,想了好多,然後遠在南海之濱的孫子海海打電話來,問:“奶奶,你在幹嗎呢?”
“奶奶要給你做衣服穿,要辦一個童裝廠。”田大花笑著說,想到海海年紀小,剛上小學一年級呢,小孩子的想法總是很有趣,就問他:“海海,你說奶奶要是給小朋友們生産衣服,叫個什麼牌子呢?”
海海說:“奶奶,就叫小寶貝童裝呀。”
田大花一琢磨,還真行,簡單好記還響亮。
“奶奶,爸爸媽媽在說你辦廠的事情呢。”海海開始打爸媽的小報告,“爸爸說,奶奶辦那麼多廠幹什麼呀,該享福了別那麼辛苦。媽媽說,老有所為,她堅決支援你。”
田大花笑著說:“海海,幫奶奶表揚你媽媽,還是你媽媽聰明。”
事實證明,一家子都是受益者,姚青竹現在的收入,比茂林那副局長都高。
這個家裡,男人們都是牛氣哄哄的人物,可是他們所從事的工作,註定他們沒機會成為先富起來的人呀,然後,女人們就主宰了家庭的經濟地位。
83年,政策允許停薪留職,桃子第一個跟毛巾廠辦了停薪留職的手續。
其實在她看來,直接辭職是多麼愉快的事情啊,可這年代畢竟還講究“體制”,桃子考慮過後,最終給自己留了個體制內的工人身份。
桃子這兩年跟在田大花身後,大約明白什麼叫“站得高看得遠”了。有些時候,達到了某個高度,你才能看到相應的遠方。
廠子越做越大,出口訂單越來越多,發展到成為行業內數得著的床品出口廠家,田大花索性就自己管起了床單廠,把服裝廠和童裝廠都給了桃子管理,讓姚青竹幫著桃子。
掙錢已經退居次要地位,她們現在,做事業。
做事業跟掙錢有什麼不一樣?做事業當然要考慮社會責任,考慮長遠發展。你看看現在,她的廠子能不能長遠發展,關繫到幾百號工人的飯碗呢,早已經不是她一個人掙錢的事情了。
田大花原本也只抓住機遇,把廠子做起來了,漸漸地在這個行業發展一段時間,也就摸熟了規則門道,更加追求長遠發展。
她先是在合作出口商羅伯特夫婦的建議下,給自己廠裡生産的床品註冊了“舒繡”商標,隨後又給他們廠生産的女裝註冊了“舒錦”商標,還有“小寶貝”童裝商標。
從最開始的仿製,現在她花大價錢聘請了設計師,設計生産中高檔品牌服裝。
再然後,乘著招商政策,她把廠子搬去城北新劃定的工業園區,順理成章拿到了一塊地皮,開始新建廠房,再次擴大生産規模,走上正規企業的集團化發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