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土改工作組, 以何同志為小組長, 成員除了周同志, 主要就是農會的人,不光他們村的, 他們這樣的山區, 村子都很小,離得還都挺遠,於是把附近幾個村子聯合起來組成。
土改最初的初衷,不是成分,而是消除剝削, 分田分地,這一點何同志一直強調, 村裡開動員大會的時候, 何同志就專門講了。各家都要去開會,田大花去開的會,聽了一遍,跟姜茂松說的意思差不多,看剝削關系。
於是田大花放心多了,他們老薑家一家子厚道人, 他們可沒剝削誰。
姜家村的土改過程還比較和諧友好, 保持了姜家村一貫的淳樸和睦的本色。這樣一個偏遠小山村,土地少,說起來也養不起什麼富人,田大花家和三叔家, 在村裡屬於日子好些的,是村民們眼裡比較殷實的人家。於是開會的時候有個外村的農會成員就說,有田有地還有牲口,這得算富農啊。
“咱村沒有富農啊,都差不多。”前段時間新當上村長的四叔說,“他兩家就算日子好些,也就是有幾畝田,能吃口飽飯。咱村裡最窮的人家,靠山吃山,砍柴打獵,只要勤快肯幹活,也不至於餓死。”
“可是這個姜守良家,丈量查實了有十四畝七分地,這麼多田地,他家不是富農誰是富農?還有這個姜守義——”對方提著三叔的名字說:“他也有十畝多田地,還殺豬做屠夫,掙老百姓的錢。”
“姜守良家七口人,除了一個革命軍人,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姜守良一條腿還殘廢,全靠田大花一個年輕媳婦子撐著,你算算他家一口人能劃多少地。”四叔磕著煙袋,慢條斯理地逐一反駁,“至於姜守義,他家也七口人,他當屠夫掙誰的錢呀,你看看咱們村,誰家買得起肉吃?姜守義去你們村殺豬賣肉,你們能買得起不?他也就是逢年過節去山下,人家殺豬他給人家幫工,混個肚子飽,掙幾個零用錢。”
“你這是什麼立場?”那個外村成員直著脖子質問四叔,“別忘了你現在是村長,你們村這個階級鬥爭,不夠激烈,不夠徹底。”
“村長我也得說實話吧?”四叔那個脾氣上來,就拎著煙袋站起來,也直著脖子反問那人:“咱們姜家村最是實誠厚道,我都說了,沒有地主壞人,有也是鎮上馬地主家的地,也沒有懶漢二流子,跟你們村就是不一樣,你還硬讓我給找出一個來?”
眼看吵得臉紅脖子粗,何同志用力敲敲桌子,把雙方壓下去了。
何同志於是又把政策說了一遍,地主富農,要看剝削,劃分標準是至少有一個長工以上,長期僱傭長工,或者出租土地、放債,要按標準來。四叔於是再次保證,他們這樣一個窮村子,誰家剝削呀,山地瘠薄,自家人都養不起了,還僱什麼長工。
結果那人又說,聽說姜守良家裡還請短工呢,這就是剝削。結果就又吵,四叔說,一個村子都姓姜,一個老祖宗的,誰還不許互相幫個忙。
四叔說:“你看看我像短工不?我就給他家幫過工。他家老弱婦孺的忙不過來,我去幫一把,他管我兩頓飯,礙著誰了?他剝削我啥了?”
成分可不是一天定下來的,調查開會,開會調查,四叔就是那麼個雷打不動的態度,該是啥就是啥,他做人不能說假話。
田大花又給四叔翹了個大拇指,這個四叔,人窮不糊塗,拎得清。
於是田大花改天在村裡遇到四嬸抱著小孫子溜達的時候,就把四嬸拉到家裡,把姜茂松帶回來的糖果拿給她小孫子吃,跟她猛誇了一頓,說四叔真是個正直的人。
四嬸卻說,好人壞人都在人心裡呢,這些年他們家窮,奶奶和田大花沒少幫他們,有一年鬧饑荒,大過年去他們家借糧食,奶奶含著眼淚給他們裝了一籃子玉米。
下次又討論這事的時候,田大花闖進了工作組開會的地方。
村裡當然沒有專門的會議室,其實也就是在四叔家的院子裡,一堆人坐著小板凳開會。
“何同志,我有幾句話跟你說。”田大花徑直走進院子,自動忽略了閑雜人等。
“嫂子,你有什麼事,你說。”
“何同志,我聽說有人嚷嚷要給我們家劃富農?”田大花開門見山問道,“我想知道,富農是個啥標準,聽說要經常僱傭兩個長工。你看看我們家,老的老小的小,吃飯的多幹活的少,就他一個姜茂松算是成年勞力,他還跑去當兵打仗去了,差點死在戰場上,我家這日子可夠艱難的。我琢磨著,你們要是給我家劃個富農,那我可得好好謝謝你們。我就來問問,你們啥時候把我家該有的那兩個長工給我?我趕緊領回家幹活去。”
“那什麼……嫂子,”何同志憋了半天,憋不住撲哧笑出聲來,笑著說:“嫂子,我上哪兒給你找兩個長工啊,你呀安心回去吧,我看你家夠不上富農標準。”
“不夠標準?”田大花一本正經地問,“何同志,你看我家還是軍屬呢,你就不能關照關照,給開個後門?”
“哎呀嫂子!”何同志哭笑不得,他要不是聽人說過田大花,對這個人有一些瞭解,尤其還聽過她“勇鬥土匪”的事兒,他還真以為這就是個啥都不懂的農村婦女,跑來要當富農呢。
何同志笑了半天,跟田大花說:“嫂子,你家呀肯定夠不上富農,你也別跟我要長工了。這麼著,你要真缺人幹活,你看我行不?春耕的時候,我和我媳婦就去你家幫忙,你管飯,行嗎?”
“那行,你要說我不夠標準,我也不難為你了,我們家茂松交代過,叫我相信你,相信政策。”
田大花說完,跟闖進去的時候一樣,幹幹脆脆地轉身就走了。
最終田大花家定了個中農。
中農分為三檔,上中農,也叫富裕中農;中農;還有下中農。工作組討論了一番,這次居然沒爭執,富裕中農是要有輕微剝削,聽聽田大花說的,一家子老弱病殘,也沒剝削誰,也說不上富裕呀。
最後定為中農。
分田地之後,家家都分到了地,耕者有其田。山裡土地少,田大花家七口人,按人口平均分,分到了六畝三分地,田大花也想得通,橫豎她家生活不擔心,過得去。
統共這幾畝地,一家人種起來就輕松多了,可太輕鬆了,卻讓人心裡不踏實。春耕的時候,一家人耕地,撒種,很快就把四畝春地種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