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於眾女來說,這樣的經歷,幾乎能嚇出膽來。
“小花好可憐啊!”張玉華抹了抹眼淚,哽咽著說道。
想起可愛的小花,董不白心裡就憋屈難受,他董不白也許不是什麼聖人君子,但是對小花的那個承諾,卻是真心實意的。穿越而來的這段時間,除了對許平君的感情外,對其它的一切,董不白都是抱著遊戲紅塵的心態,很少付出真心。
估計別人對他,也沒多少真心,全是看在皇太子的身份上,包括那幾個平素不相識的女人。
小花卻不同。
當董不白以為自己進地獄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小花,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相處十天,甚至說不上多麼熟悉,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利益糾纏,就像是萍水相逢。但就是這樣的淡然,格外令董不白珍惜。
“小花不會白死,我會替她報仇,血洗青城山,血洗南詔國!”董不白冷聲道,煞氣逼人。
霍水仙忽然哼了一聲:“拿什麼血洗?大胤現在已經到了風雨飄零的危機,殿下還是先想一想,如何解決面前的困局吧!”
“我會的。”
董不白沒有心情爭論,一杯烈酒下肚,便沉默不語。有時候,叫的響亮,不如做的漂亮!
夜晚,留宿在泰時殿。
小別勝新婚,愉不提。
……
第二日天還沒亮,董不白就被叫醒,要開始著衣。今日著衣與往日不同,因為,要穿的是繡金龍袍,戴的是天子冕旒,配尚方寶劍,持傳國玉璽,登天壇祭天,繼位天子大寶!龍椅上坐北朝南,南面稱孤,號孤家寡人,謙稱為“朕”!
繡金龍袍、天子冕旒、尚方寶劍、傳國玉璽,都是國之重器,而且經過特殊鍛造,成為了神兵。雖然品級不高,威能也弱,卻代表的是皇室的威嚴。
繡金龍袍是帝王專屬,不同於太子所穿的十二文章大裘冕,繡金龍袍上只有九條龍的圖案。因為太子需要學習,所以繡上代表萬物的十二文章,帝王已經不需要再學習,所以用龍形圖案。
有九條金龍,前後身各三條,左右肩各一條,襟裡藏著一條。這樣一來,龍袍上有九條龍,但是看正面,只能看到五條,象徵著帝王的貴不可言的命格“九五之尊”。
冕是皇冠,有十二道垂下的旒,俗稱平天冠。形狀蘊含深意,頂上的平板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後面比前面高出一寸,有前俯之狀,象徵皇帝躬親愛民的意思。上面垂下十二道旒,是身份的象徵,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尊貴,為帝王專用。
平天冠上,還有兩塊垂下的黃玉,懸在耳孔外面,象徵帝王不能輕信讒言。
尚方寶劍乃是皇帝的佩劍,原先大胤王朝的是一柄地神兵,光武帝與敵戰鬥,斷了,經過工部回爐重鑄,升級為超神兵。吹毛斷發,鋒銳無雙,可賜予大臣使用,有先斬後奏之權。
穿上這一套行頭,董不白立刻變得威嚴無比,在太監的攙扶下,坐進了天子的車架。
這是比皇太後張玉華的龍馬車架更加壯闊的馬車,九層樓高度,堪堪能過去午門。馬車上十八條金龍飛舞,氣吞天下。拉車的不是駿馬,也不是龍馬,而是幹柴蛟。幹柴蛟是蛟類的一種,血統不純淨,不能入水,卻能在陸地奔跑,形狀扭曲恐怖,似龍似虎。
據傳,龍性本淫,與雞生卵,十年入地百尺,以地心火力孵化,再用十年爬出地面,奔向大海,是為蛟。有些蛟生在內陸,不能下海,只好在山林中生活,世代繁衍,就成了幹柴蛟。
在古代時期,皇帝的車架據說都是飛龍拉車。如今飛龍幾乎都在深山中生活,威能強勁,難以捕捉,皇帝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幹柴蛟了。
幹柴蛟速度奇快,幾乎眨眼間,就到了天壇。
群臣簇擁,董不白一步一步登上臺階,拜祭蒼天,誦讀祭文。
轟隆,天上雷聲不斷,烏雲滾滾,似乎無數條神龍在雲層中盤旋,異常壯觀。帝王的氣運是可以影響天象的,譬如當初董不白加封皇太子,同樣天象異常,難以解釋。
錚!
董不白拔出尚方寶劍,高舉指天。
群臣立刻拜伏在地,齊聲呼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彙聚,響徹雲霄,整個京兆之地都被這浩蕩的朝拜之聲震懾,無數百姓自發的走出房屋,拜倒在門口,大聲的呼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感應到京兆之地百姓的呼喊,整個雍州百姓也隨即下跪拜倒:“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青州、徐州、冀州、兗州、豫州、揚州、荊州、益州、梁州,九州百姓也隨即下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塞上江南、絲綢之路、西域、喀什、燕北、遼東、劍閣、橫斷山脈、十萬大山、天涯海角,這些邊界險地的百姓,也跟隨著跪地呼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胤,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