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軍封鎖十七縣,大肆捕殺元閥、於閥族人,幾乎族滅。同時拿下長孫閥、侯莫閥,門閥族人盡皆遷入天牢。同時詔令各州,將四大門閥的為官族人押解大興城,等待問罪。一時間,天牢的牢房人滿為患。
同時崔仁海率領大內侍衛,將參與閹黨的太監宮女,全部肅清,宮中幾乎泰半的太監宮女被殺戮,為之一空。好在皇室之中只有三個主子,臥床的東方弗朲,皇太後和董不白,太監宮女少一些倒也無妨。
風雨之後,清點傷亡,整個大興城中,光是皇宮就坍塌了三座宮殿,東宮、鹹陽宮、北宮,城中更是塌毀無數建築,而地火城大半被毀。原本大興城四百多萬人口,銳減三分之一,只剩三百萬不到。朝中有牽連的大臣拿下百餘人,軍中更是牽連出數千位大小軍官。
“經此一亂,大胤損失慘重,宮中、城中、朝中、軍中,都空了!本宮心情沉重,無以複加!張尚書,六部官員,被清洗大片,原吏部尚書須彌陀造反逃亡,煩請你暫且兼任吏部尚書,準備開一屆恩科文舉,選拔天下英才充任。”朝中大亂,為肅清閹黨,接連發生連坐案,朝臣人人自危,頻繁請示皇太子。霍神庭也有意放權,董不白只覺權力突然大了,肩頭沉甸甸。
張清流拱手應道:“臣領旨!”
“大將軍,南北禁軍幾乎爛了,京兆尹麾下的衙門軍,也大半受腐蝕。加上戰死者,軍隊十亭去了五亭,大將軍覺得,是開恩科武舉大辟寒門子弟充任,還是募集各地城防兵?”
霍神庭拱手道:“各地城防兵有拱衛各地的重任,以臣之見,不若與恩科文舉一道,開武舉!一來補充人手,二來照顧寒門,安撫百姓。”
“善!那麼,此時就交給大將軍去辦。”
“臣領旨。”
董不白又道;“宮中坍塌幾座宮殿,便是本宮的東宮也塌了。近年來皇室人丁稀薄,本宮不願再修建宮殿,因此打算清理三殿廢墟,權當做禦花園整理吧。至於太監宮女,此番大興城中孤兒,若無依靠,自願入宮,妥善安排。”
眾臣皆拱手道:“皇太子殿下仁慈,百姓幸甚!”
刑部尚書亓官耕宏出列奏道:“殿下,天牢人滿為患,臣請問,極樂正宗妖人、閹黨走狗、門閥造反者,是否一視同仁?”
董不白望向朝臣:“眾卿家意下如何?”
禮部尚書郭雲燕一隻手幫著繃帶,前些天受的傷,奏道:“臣以為,極樂正宗起先為國教,民眾篤信,因此才為妖人所惑,其大部分作亂者,並非心腸歹毒,殿下可以從輕發落。閹黨走狗,賣官鬻爵,擾亂朝綱,其惡不赦,應當嚴懲不殆,按坐連誅!至於門閥造反,於閥和元閥基本滅亡,臣以為,剩下的,擇其為首之人重罰,其餘人等當以安撫為主。”
“臣以為郭大人所言甚是!”
“臣亦以為然!”
董不白點點頭:“既然眾卿家贊同,棄官尚書就按此辦案。”
“臣領旨!”
而後,霍神庭出列道:“大興城此番劫難,皆是因宗門而起,臣請殿下頒令,討伐宗門,即刻開始!”
董不白沉聲問道:“大將軍,大興城百廢待興,現在就四處征剿,是否太急了?”
“宗門富庶,聚斂天下財富中飽私囊,大興城自莽巨君篡取朝綱,國庫已經空虛,征討宗門,以補充大興城用度,臣以為,是一舉兩得的好事。越快越好!”
“靠山王意下如何?”董不白有些拿不定主意。
靠山王道:“善!”
董不白這才點頭道:“既然如此,大將軍即日起主持樞密院,調動六鎮邊軍,征討宗門!”
……
退朝之後,董不白叫上霍神庭與靠山王,前往禦書房商議。對於是不是應該立即出兵,董不白還是有些不放心:“靠山王、大將軍,一個大雪山靈鷲宮就鬧得天翻地覆,可見宗門勢大,我們是否應該再從容謀劃一番?”
霍神庭搖頭道:“時不我待,大雪山靈鷲宮挑釁了大胤威嚴,若不施以雷霆之威,臣恐怕天下宗門對大胤失去敬畏之心。到時候我們再想做出什麼事情,掣肘就會越來越多,不如乘機打壓了幾個宗門,殺的對方心寒,不敢輕舉妄動。然後梳理朝廷,為時不晚。”
“就怕宗門迫於大胤壓力,聯起手來。當初我尚未入宮,就有許多門派聯手狙擊,此事不得不防啊。”
靠山王出聲道:“不敗多慮了,宗門一向狂妄自私,人間門派勢單力薄,只有團結方能奪取資源。雲中門派、天上門派,都是富可敵國之輩,為了奪取資源,只會互相算計,很難聯手,老夫以為,我大胤征討宗門,宗門不但不會聯手,反而落井下石,與大胤一道搶奪資源。”
“誰搶的快,誰就有最後勝利的資本!”
霍神庭淩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