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有了,一天之中,十二道金令飛往邊疆。
第一道,調遣鎮南都護府大都督、南蠻邊鎮大都督、靠山王東方無畏回京。
第二道,調遣西域都護府大都督、溫侯呂奉先回京。
第三道,調遣北庭都護府大都督、冠軍侯申放勳回京。
第四道,調遣神機軍將軍羋人屠回京。
第五道,調遣東夷邊鎮大都督、神羽軍將軍薛白虎回京。
第六道,調遣西羌邊鎮大都督、神策軍將軍黃金甲回京。
第七道,調遣昆陵都護府大都督、劉三變回京。
第八道,調遣燕然都護府大都督、北胡邊鎮大都督、寒候宇文天殘回京。
第九道,調遣瀚海都護府大都督、盧青兆回京。
第十道,調遣黑水都護府大都督、袁本初回京。
第十一道,調遣西戎邊鎮大都督、沈紅頂回京。
第十二道,調遣北狄邊鎮大都督、於浩然回京。
刨去南軍禁軍府、北軍禁軍府,其餘三神三鎮七都護府大將,這十二位國之重器,帶著無可比擬的氣勢回京,頓時將天象沖擊的七零八落,赤龍將斷未斷,然後徹底歸於寂寥。任憑欽天監監正帶著一大群風水蔔師,拼命推演,也推演不出任何天機。
與此同時,董不白順利避開天下宗門佈下的大網,來到大興城認祖歸宗。讓赤龍將斷的危機,得以化解。當今聖上無嗣已經是天下皆知,民心難免動蕩,董不白的出現,能可以說起到了凝聚民心的作用。
民心凝聚,再加上國之重器改變大胤氣運,兩三年內,大胤王朝應當無憂。所以,天下宗門在掠奪董不白失敗後,頓時偃旗息鼓,不再露面。而朝廷最近忙碌於皇太子的事情,還抽不出手對付宗門。
因此,這一段時間相對平靜。
“平靜只是暫時的,即便我大胤王朝不追究,這些禍亂世道的宗門,還會在下一次、下下次,繼續禍亂天下。因此,我已經上報皇太後,要調整朝廷序列,積極整備,做好迎接亂世的準備!”霍神庭眼光四下掃視,擲地有聲的說道,“只有蕩平宇內,才能還我大胤,長治久安!”
一朝之人,盡皆震驚。
霍神庭此言,意味著七王之亂後,時隔十六年,大胤又要掀起一場浩蕩戰爭。
冠軍侯申放勳大步出列,振聲道:“大將軍,既要戰爭,末將願意做先鋒軍,替大胤軍隊開路!”
昆陵都護府大都督劉三變也出列道:“末將,這就整頓兵馬,等待大將軍召喚,殺他亂世宗門個血流成河!”
禮部尚書郭雲燕,皺眉頭出列道:“戰爭一起,天下皆苦,望大將軍三思!”
頓時又有幾個大臣,跟在後面請霍神庭三思。
原本坐在左側上首,閉目養神的國師神通上人,忽然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神通是個出家之人,極樂正宗一向導民向善,深知世道之艱難。戰爭必將使更多人,陷於家破人亡之境,神通於心不忍。奈何,奈何,大國將亂,小家如何能免於難?天下宗門不除,禍亂猛於洪水也,若大將軍有令,極樂正宗當全力相助”
郭雲燕冷聲道:“極樂正宗也是宗門,難道國師要自己鏟除自己?”
霍神庭揮手止住,淡然說道:“好了,都不要再爭執了。極樂正宗是國教,光武帝親自赦封,不得以等閑宗門對待,郭尚書請勿混淆視聽。至於戰爭,不急在這一日兩日就準備妥當。今日朝堂之上,還是繼續討論太子之事……太後娘娘,臣霍神庭以為,靠山王有資格擔任太子少保,也是最佳人選。”
“臣等附議。”
“臣無有意見。”
霍神庭一開口,霍黨之人,頓時表示贊同。舊黨之人自然不會反對,後黨也無人反對,張玉華便笑道:“那麼,就請靠山王不辭辛苦,督促太子武學。”
“太後放心,老夫自當竭盡所能,培養太子!”
“善!”張玉華點頭道,“那麼,太子太傅,眾卿家有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