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漢日報》刊發衛尉任安歷經四年自東瀛返還大漢,且攜帶糧食無算的訊息後,此時在商隊等待啟程前往匈奴的樊仲子精神一震,手拿《大漢日報》的手情不自禁用了幾分力氣,都將紙給捏皺了,有此訊息,定能鼓舞前方將士士氣,在勸降左賢王時也更有幾分把握。
而此時的尚書令張安世早已經領著樊仲子的兒子來到未央宮等待皇帝劉進的召喚。
劉進聽聞張安世已經領著樊俠前來,他趕緊吩咐道:“快些令尚書令領樊俠前來。”
“唯。”旁邊伺候著的宮人立即應了一聲,趕緊前去召喚去了。
劉進一邊喝茶一邊在宮中等待著兩人前來。
沒多久,只見尚書令張安世領著一個少年郎走上殿來。
他眼睛盯著那少年郎,只見那少年郎有些怯生生的,偷偷抬頭瞥了一眼劉進,又趕緊低下頭。
這一幕恰好被劉進看到了,劉進滿臉笑意沒有在意。
在劉進的注視之下,尚書令張安世走到殿內距離劉進不遠不近的位置領著少年向劉進俯首拜下道:“尚書令張安世攜樊仲子之子樊俠拜見陛下。”
劉進看著少年郎慌忙跟著尚書令學著向自己行禮,但明顯禮節並不十分熟悉。
但劉進也並未在意,呵呵笑著說道:“快些起來吧。”
兩人方才起身,劉進示意道:“且坐。”
兩人拜謝方才坐下。
待兩人坐定,劉進端詳著少年郎的臉仔細看了看,頗是和樊仲子有幾分相似。
劉進點了點頭道:“樊俠,昔日,先父皇為太子時,你父親樊仲子便在太子宮任門客。
當是時,孝武皇帝受小人挑撥,起巫蠱,先父皇險些身死,門客中不少皆已離宮,汝父非但未離宮,反倒是在先父皇最難之時回到先父皇身邊聽從先父皇調遣,其忠義俠風,朕記憶猶新。
且汝父淡泊名利,後效仿介子推歸隱山林,先帝及朕數次相邀,但樊卿卻拒不出山,且隱匿於民間。
今日又有要事相托樊卿,樊卿卻也未曾推脫,朕欠汝父子多矣!”
樊俠一聽,趕緊拜倒在地,語氣磕磕的說道:“陛,陛下。父、父親曾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此、此匹夫應行之事。”
劉進一聽愕然,沒想到樊仲子竟然這樣教導孩子,他不禁感嘆起來道:“若滿朝文武皆有此心,恐我大漢當更為神武。”
當然,劉進知曉還得有正事要討論呢,當即道:“來人。”
接著劉進身邊一小黃門趕緊應了一聲道:“陛下。”
劉進吩咐道:“你且前去光祿勳府上吩咐一聲,令人登記造冊,將此人登記為郎中。”
“唯”宮人應了一聲。
劉進接著說道:“安世。”
“臣在。”張安世應道。
“以後樊俠就跟在你身邊,由你親自教導。”劉進吩咐道。
“唯。”張安世再次應道。
接著,劉進想了想問道:“樊俠在京中可有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