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欲立太子,暗潮湧動二)
兩人一番商議決定還是透過張安世詢問劉進的意見。
是日,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趙過給張安世送上拜帖。
說來,丞相、御史大夫皆是三公,而張安世僅僅是個加官才是個兩千石的光祿大夫,若按照其本官尚書令僅是千石。
根本沒有資格被兩個“三公”級別的人送上拜帖。
然而有時候權勢卻也非是俸祿級別決定的。
他張安世雖然僅僅是尚書令,但作為皇帝的貼身大秘,幾乎內外朝所有的事情均需要過他一手才會到皇帝那裡,這其中的權力到底有多大,任誰都能想象的到。
這也是為何在漢武帝后,凡權臣必定有“錄尚書事”這個職責的原因。
因此不憑地位憑權力,三公方才給其送上拜帖。
作為劉進的貼身大秘,其權力是巨大的,然其壓力和任務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皇帝需要批閱的奏疏需要提前檢視,甚至部分詔書內容還需要提前草擬出處理意見以供皇帝參考。
其次,隨時準備應對皇帝對中外朝的各種安排。
再次,張安世目前還掌握著《大漢日報》報社的相關事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工作需要處理。
因此張安世近些時日,幾乎每天都是深夜放下能休息,雞鳴便要起床去工作。
一上午,張安世忙完工作,臨近吃飯的時間,方才疲憊的舒了一口氣。
這時其侍從前來道:“尚書令。丞相、御史大夫聯袂送來拜帖,請尚書令前去赴宴。”
張安世一聽,趕緊坐直道:“快將拜帖給我看看。”
侍從雙手捧著將拜帖遞上。
張安世翻看起來,然拜帖上就藉口新釀的酒水可口,特意邀請張安世前去飲酒。
張安世思索了片刻,想了想丞相、御史大夫定然不會無緣無故邀請自己去喝酒的,定然是有事情。
又聯想到前些時日提劉進處理奏章,丞相和御使大夫聯袂上奏請立太子。
然劉進卻留中不發。
張安世一下便猜到了兩人邀請他定然是想從他這裡探聽一下劉進對立太子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張安世在劉進身邊時日可不短了。
當年劉進當琅琊王的時候,張安世便在劉進身邊當治書,後來劉進成為皇帝,也一直在劉進身邊當尚書令。
對於劉進的心思他不敢說能摸清,但也知曉個五六分。
劉進之所以留中不發,依照張安世的猜測,定然是依舊有顧慮,至於顧慮是什麼,他張安世雖然心中有所猜測,但卻也不確定。
想到此,張安世頗有一番想要去赴宴的打算,然而忽然一想,他意中朝臣子,若是於外朝的丞相、御史大夫接觸過多,會不會引起劉進的猜疑?
這心思一起,他立刻決定不去了。
當即張安世道:“陛下尚且有些事要吩咐我,我不敢輕易離開。
稍後我寫一封信件,你親自送至丞相府,替我向丞相及御史大夫表示歉意。”
“唯。”那侍從應了一聲。
張安世略一思索,提筆寫起來。
信件內容大體是首先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說陪在皇帝身邊,指不定皇帝什麼時候就要召喚自己,自己不敢輕易離開,因此宴會就不去了。好酒不能喝也比較遺憾。
其次用極為隱晦的語言寫出來兩人的奏疏皇帝已經看了,並且極為重視,之所以留中不發,是因為其本人尚且猶豫,至於為何猶豫,他張安世不清楚不瞭解不知道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