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石見銀山
眾人的求仙幻想一下破滅了。
然眾人卻不明白,這麼貧瘠的島嶼,孤懸海外,且人不開化,為了對於此奏疏,劉進令眾人傳閱。
彷彿看到了眾人的疑惑,劉進開口說道:“諸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朕已知曉,此島有大島4個,全部土地約5億5千餘畝,可耕種土地也在7000萬畝以上。”
眾人聽此,一個個呼吸緊促,臉色發紅起來。
若是食之無味,棄之不捨的雞肋就算了,然而聽劉進所言7000多萬畝的土地,誰不心動?
經過近些年來大力實施代田法,目前大漢的畝產已經達到了400斤畝的水平了。
七千萬畝土地,一年就能收28億斤的糧食,如此多的糧食,已經有人開始盤算能養活多少人,做軍糧能夠支撐多少人打仗了。
御史大夫趙過已經按捺不住,開口對劉進說道:“陛下。若當如此當遣‘七科謫’之人前往,以將其國土納如我大漢江山。”
如此,方才總算是進入正題了。
劉進笑吟吟的點點頭道:“朕也是如此想的。諸位以為當由誰前往合適?”
眾人一聽,相互看了看。
大漢這個時代,文將、武將劃分的並不是說涇渭分明。
如九卿之中的廷尉,按理說其當掌審判之事。
然而在其得到皇帝授權之後,他也可以帶領其手下的刑徒前去征戰打仗。
再如原御史大夫,現後將軍商丘成,其就曾奉命深入草原征戰。
因此有這樣一個機會,朝中兩千石以上的,均符合出兵開拓瀛洲的條件。
丞相桑弘羊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此利甚重,當遣一九卿前往。”
眾九卿一聽,紛紛眼熱起來。
劉進思索一下,看了看眾人,也微微頷首道:“此言得之。”
接著劉進便盤算著由誰前去好一些。
首先奉常張賀、大鴻臚蘇武、光祿勳馬通、宗正劉德四個人不能去,還需要他們負責人才選拔的事情。
其次少府公孫遺不能去,其年齡已經頗大了,實在不適合再外出征討了。
那麼剩下的九卿也就大司農霍光、廷尉楊信、衛尉任安和太僕常惠了。
劉進眼睛在此四人身上游移不定。
大司農霍光其素來有能,劉進是知曉的,然而其人在此前長期在孝武皇帝跟前,孝武皇帝去世之後,其便從奉車都尉一職調至京兆尹後,又累功升遷至九卿大司農。其本人多是在中樞經驗居多,沒有帶兵前往外地征討之經驗。
劉進斟酌了一下將霍光給否決了。
廷尉楊信其年歲也不算小了,劉進覺得不如讓其安穩退休為好。
最後,劉進將眼睛放在衛尉任安和太僕常惠身上。
衛尉任安一臉淡然,太僕常惠卻是躍躍欲試。
劉進此時有點拿捏不定。
兩人手下均有兵。
當然衛尉任安手下的兵乃是守衛京畿的兵卒,輕易不能動用。
但任安有帶兵打仗的經驗,此番前往瀛洲,依照劉進之設想,雖然阻力不大,但定然依舊多少會遇到一些阻礙,有帶兵打仗經驗的多少有點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