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由誰負責總得要有一個理由。
劉進當即問道:“太僕,你且說說為何當由大鴻臚負責此事。”
太僕常惠起身道:“陛下,我大漢郵驛之事便是由大鴻臚負責,木路之事由大鴻臚負責乃是再合適不過了。”
然,大司農霍光卻起身提出異議道:“太僕此言差矣。
眾所周知,此前始皇帝建設木路便是為運送輜重之用。
大司農下有平淮和均輸官。
因此臣以為當由的大司農負責此事。”
大司農霍光其人代表的乃是漢武帝故舊一派,此派系隱約以丞相桑弘羊為首。
但霍光與桑弘羊又有區別。
霍光當時乃是漢武帝的貼身心腹。
然桑弘羊則是漢武帝極為重視的人才。
因此兩人隱約有關係,但關係卻也不明顯。
而劉進聽大司農霍光說這話,也是微微頷首便是有點認同。
這時候非是九卿部門的將作大匠人出列了,道:“陛下。將作大匠自然不敢主導此事,但將作大匠乃是負責土木建築修建。因此修建之事當由將作大匠負責。”
眾人一聽,倒是覺得也有道理。
其後,又有個別部門從本身職權角度出發闡述了應當由自己部門主導合適。
然理由盡皆沒有大鴻臚和大司農的充分。
在這個時代,對於交通的重要性,便有了一定的認識。
然中就不如後世專門設定了一個部級單位負責交通之事。
劉進權衡了一下,或許可將各部門涉及交通的職權整合一下成立一個新的部門。
確定之後,劉進開口道:“修復始皇帝時候的木路非同小可。
並非某一部單打獨鬥便可成型的。
朕以為當九卿各部通力合作方可。
此事當由大鴻臚下郵驛部門主抓此事。
大司農負責開發利用、將作大匠負責建設之事。
好了,接下來討論的便是木路當修復何路段,新建何路段。”
此時後將軍商丘成起身道:“陛下,臣以為木路當方便運送輜重。
故,酒泉、五原、北地等邊郡當修建。”
劉進聽此點點頭道:“後將軍之言甚是,邊郡至長安當修建。”
大司農霍光道:“陛下,臣以為除邊郡外,事關平淮、均輸之地也當修建木路。”
平淮、均輸涉及到的地方多是商業發達的地方,其所言也甚是有理。
劉進道:“大司農言之有理,除邊郡外,涉及平淮、均輸等地也當修建木路。”
“且還有其他想法?”劉進問道。
然,眾人皆沒有回答。
見此,劉進便宣佈道:“後將軍、大司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