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計量人口戶籍的編制,漢朝根據人們資產的多少,將人們分為了上、中、下三個等級。大致可區分為“細民”、“中家”與“大家”,也稱“下戶”、“中戶”、“上戶”。
你一“大家”、“中家”強行說自己是農戶,到哪裡都說不過去。
聽到劉進所言,大司農不禁問道:“殿下以為當行何策?”
劉進思索一番,開口問道:“此事關乎社稷,由我等決定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
不如明日一早,請陛下決策,大司農以為如何?”
大司農思索了一番,點著頭道:“殿下此言甚是。”
接著劉進又和大司農商議了一番三策各有何等影響,準備明日朝議之後,單獨面見皇帝的時候能說清楚。
兩人一商議,時間過的很快,待雞鳴之時,劉進和大司農趙過便前往未央宮,參與朝議。
朝議結束,劉進、大司農二人並未離開,而是請奉車都尉衛山向劉據稟報,有事找他。
若是僅有大司農趙過一人,衛山定然詢問是何事,做出決定是不是讓他們見劉據。
然劉進、大司農二人一起找劉據,衛山知道定然是要事,自然是不敢怠慢,趕緊通報了。
待衛山通報後,果然獲得了劉據的允許,允許二人前去見他。
等劉進、大司農到的時候,劉據剛剛換上常服,正喝著茶水。
看到二人前來,劉據端起水杯抿了一口方才放下說道:“坐吧。”
兩人拜謝方才坐下。
大兩人坐下,劉據方才開口問道:“說吧,你等前來可是最低糧食收購價格之事有何事?”
劉進聽此,向自己老爹拍了個馬屁道:“父皇真是料事如神。
最低糧食收購價格確實在推行之中遇到了些許問題。”
接著,劉進便向劉據述說了遇到糧商對太倉施行傾銷的這個事情。
劉據一聽,冷哼一聲道:“區區糧商,竟然如此膽大妄為,與我大漢作對!
簡直不知死活!”
說完,劉據接著問道:“你等可有對策?”
劉進緊接著便將在大司農府想到的皆對策說了一下,並分析道:“父皇。上策,耗費頗大。但挺過此一段時間便可無事了。
中策容易導致世家豪強對我大漢的不滿。
至於下策,見血不吉。”
聽劉進這麼一說,劉據皺眉分析道:“上策定然是不可!莫要說各地賑災、邊防將士、茂陵、平陵、孤寡贍養等幾乎無處不需要錢財,自然不容易週轉。且說此舉其行為其動機乃是挑釁我大漢朝廷之尊嚴!
大宛挑釁我大漢尊嚴,滅國;朝鮮挑釁我大漢尊嚴,滅國;百越挑釁我大漢尊嚴,滅國。
此說明我大漢尊嚴不許挑釁,外國挑釁我大漢尊嚴國滅,國內挑釁我大漢尊嚴當身死。
進兒,你上中下三策所分差矣!
朕以為你所言上策當為下策,下策當為上策!”
劉進一聽愣住了,他實在沒想到劉據竟然如此看待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