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打響,往往需要數月的時間才能有一些戰果。
而此時也僅僅是二月下旬,因此,除了太僕上官桀的部隊乃是純粹的騎兵,行進速度快,已經接觸到匈奴的部落了。
重合侯馬通依舊還沒和匈奴的人馬交接呢。
而闓陵侯成娩的命令剛剛釋出,眾西域小國才調集部隊向車師國集合。
左賢王所率將士也正在討論如何應對大漢的這次入侵。
左賢王大帳之中,左賢王居中坐著,對聚集在此處的各部落首領商議著什麼。
左賢王看著眾人,開口說道:“諸位,自貳師將軍戰死我匈奴後,漢國數年未曾出兵。
此前單于下令,非得令我等犯邊,惹怒了大漢再次興兵,諸位怎麼看?”
此事一個部落的首領起身一臉輕蔑的說道:“左賢王,我以為不必理會單于命令便可。
此前本是單于王庭部落掠殺漢國邊民,單于卻硬生生將我左賢王某部推出來做替罪羊。
漢國也是不分青紅皂白,偏聽偏信,軟硬兼施,依仗國力欺辱該部落。
按理說此時大單于於情於理都應搭把手幫幫該部落。
然大單于什麼都沒做,令該部落一怒之下投奔了漢國。
令我左賢王部勢力受損。
我看此番大漢定然是報復大單于犯邊,我等可修書一封,向漢國皇帝解釋解釋,至於大單于的命令,做做樣子便罷了。”
此人說完,眾人紛紛點頭。
左賢王其心中未嘗沒有這個想法,但左賢王畢竟是做左賢王,其有資格追逐大單于的位置的。
若是真聽了此人的,若是某一天真當了大單于的時候,定然有部落想:“當年他當左賢王的時候,便對大單于的命令視若無聞,現在當了大單于了,又想命令我們聽他的。這合適嗎,這不合適!”
然,即便是追逐大單于的位置,還得依靠在大帳之中這些首領的人馬,若是不顧及他們的想法,別說追逐大單于的位置了,能不能坐穩左賢王的位置都兩說。
當即,左賢王斟酌的說道:“諸位,大單于乃長生天之子,乃是我匈奴首領,且漢國畢竟是敵國,其抵抗漢國入侵之命令不可不聽。
但此番戰事乃是大單于惹出來的過錯,此點也沒錯。
我等若不聽大單于的,便是背叛長生天,背叛匈奴。
然我等若是全聽大單于的,各部的人馬也不是憑空就得來的。
因此,我以為,各部可出少量將士合兵一處,尋找大漢將士蹤跡,在大漢將士周邊搖曳牽制大漢將士便可。
至於大漢來追,我等便逃。
大漢將士定然不不如我匈奴將士馬術精湛。
如此以來,我等匈奴的將士也能保住,對大單于也有一個教交代。
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聽此,相互看了看,紛紛點頭,對左賢王的這個安排倒是沒什麼異議。
左賢王見眾人沒有反對意見,便開口說道:“既然如此,我便下令我左賢王部共部落有……”
“報!”
一個扯著長腔,伴隨著急促的馬蹄聲突然從外面傳來。
原來是一個傳令使來了。
左賢王下令被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