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真刀真槍的戰爭,所言是否有理,策略是否可行,戰場之上當場便可驗證,效果如何一目瞭然。
其一條一條的效果,全部都是用一條一條的人命驗證出來了。
一個不慎,死的可不是一個兩個,更不是十個八個,極有可能是三百五百,三千五千也不無可能。
然政策一統一,詔書一下達,整個大漢宛如巨大的戰爭機器一般啟動起來,開始為這次應對匈奴犯邊而努力著。
御史大夫等人開始籌措軍糧、輜重以供戰士所用。
重合侯馬通、太僕上官桀、闓陵侯成娩等皆開始招募士兵做好開拔的準備。
至於軍中將士,則是分別給自己的親人寫下絕命書,報著本次戰爭站著前去,橫著回來的準備。
而士兵家屬等卻是一邊擔心一邊寬慰著即將出徵的兒郎們,一邊加油打氣,一邊卻有些擔憂。
時間過的很快,不足三日,糧草、輜重等皆已經準備完畢。
馬通、上官桀、成娩三人也都已經招募齊備的人員了,即將啟程前往邊境應對匈奴犯邊。
至於丞相車千秋則在人攙扶之下來到長安城外為眾人送行。
而此時的訊息尚未傳至匈奴,此時的匈奴都已經和大漢駐守邊疆計程車兵你來我往僵持著。
重合侯馬通最近,他從北地出發,前往匈奴方向。
太僕上官桀因手下皆是騎兵,從朔方郡出發,前往匈奴方向。
至於闓陵侯成娩則是路程最遠,前往了西域方向。
北擊匈奴的戰爭號角已經吹響,戰事一觸即發。
至於劉進在此次抵抗匈奴犯邊的軍事行動後,便重新憋在家中,沒再出門。
策略如何,數月之後等戰報出來方才知曉結果。
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穩固自身地位之策略卻要時時刻刻實施著。
因此,一動不如以靜這件事劉進依舊在堅持之中。
然而就在劉進彷佛隔離世事的這段時間,皇帝劉據下了一詔書,令整個太學,不整個大漢官場都震撼非凡。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皇帝劉據竟然下詔,調整《公羊》和《穀梁》兩派別博士數量。
註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稱為“春秋三傳”。
其中董仲舒、胡母生、公孫弘等其派別屬於公羊春秋一脈。
董仲舒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董仲舒、公孫弘、胡母生等人的原因,公羊一派自然興盛一時,不僅僅是在大漢朝堂之上,更是在朝野之下皆是十分興盛,可謂是風靡一時。
且習公羊者青紫俯首皆是,位列公卿。
至於穀梁春秋,則在“政治”失語,習者了了。
因此一直以來,五經博士中,春秋學者多治公羊,而少有人治穀梁。
而一直曾學習穀梁的劉據在漢武帝去世之時一直對太學未有什麼動作,誰知這一出手便是大手筆,直接調整穀梁、公羊五經博士的比例。
這麼一來,不就是赤裸裸的表示“我認為穀梁更有道理,公羊不如穀梁有道理”了麼?
眾人自然是議論紛紛。
很多學習公羊的學者開始惶惶起來,看劉進此番情況,恐怕未來不會從公羊一脈選人用人了,是否改換門庭已經成為眾人談論最多的問題了。
至於此前公羊大興,依舊死守穀梁的眾學者則是喜極而泣,感嘆這些年的堅守總算是等到了穀梁大興的曙光了。
喜歡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請大家收藏:()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