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據既然問了,劉進覺得自己有責任回答好,他回想著後世應對匈奴的各種策略,開口說道;“父親,兒以為與匈奴對戰,不可只行殺人流血的戰爭。輿論戰、金融戰、攻心戰等等各種可用的方式都應當用上,只為一個目的,那就是贏!”
眾人聽劉進這麼一說,紛紛看向了劉進。
劉據也有了幾分興趣,開口道:“你且仔細說說。”
劉進道:“兒以為戰爭有其目的,且戰爭定然不可單獨存在。
所謂戰爭,便依附於政治。
以此次匈奴犯邊為例。
為何?乃是因互市之事,導致部落投我大漢,令匈奴單于臉上無光。
匈奴單于一來為奪回臉面,二來也是希望透過一場勝利洗刷之前的挫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此角度出發,很輕鬆便知曉了匈奴犯邊的動機。”
眾人一聽,眾人紛紛點著頭,認同劉進的分析。
劉進繼續說道:“因此其目的為求勝。此勝可是小勝,甚至不敗也算勝!
因此,我大漢定然要把握匈奴單于的心理,其匈奴單于本部定然賣力幾分。
然匈奴糾集的眾人心思卻與匈奴單于的並不一樣。
以往,我大漢春季定然要犁庭掃穴,令匈奴牲畜、女人墮胎。
今年難得平穩了些,因此各部定然也鬆了一口氣,不願意大動干戈。
此情況之下,求勝之心根本便無。
定然是意思意思,打發打發。
如此一來,匈奴除單于部直人員外,其餘諸部落之兵定然無心抵抗。
而以為若出兵,定要摸清楚匈奴單于本部之兵馬在何處,集中優勢兵力,數倍甚至數十倍兵馬將匈奴本部兵馬吃掉。
至於其餘各部,弄些人馬湖弄湖弄,能形成對峙便可了!”
眾人一聽,皆是心悅誠服的佩服劉進思考的這麼深邃。
劉進的觀點取自後世德國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的觀點。
這本書,劉進在後世上大學的時候真正的研讀過,甚至劉進還做過筆記。
在《戰爭論》中,克勞塞維茨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根本性質,認為戰爭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指明瞭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對於戰爭勝負的作用,認為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等是作戰的關鍵;闡述了戰爭的性質有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對民眾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係,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等理論。
其中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個斷論令劉進一直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
也正是基於這個斷論,因此劉進在思考與匈奴的戰爭之時從來就不是以戰爭論戰爭,而是以政治來分析戰爭,透過分析政治,來分析戰爭的本質,從而摸清楚戰爭的性質,達到贏得戰爭的目的進而取得政治上的勝利。
也正是劉進從政治角度考慮戰爭,這才令眾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
喜歡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請大家收藏:()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