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卻已經有九卿正大光明的前往劉進府上前去拜訪了。
此人便是衛尉任安。
在正朔各項事務完畢,史氏被封為皇后之後,眾人都以為太子定然準備冊封太子。
然而左等右等好些時日,也沒見劉據有冊封太子的動靜。
眾人此時方才知曉,恐怕這一年不會再冊封太子了。
自然有許多人失望,其中就有衛尉任安。
要說三公九卿之中鐵桿的劉進派,那定然是衛尉任安了。
當年劉據為太子時,任安便是被劉進拉攏,參與到控制長安的事務之中。
後來,又是劉進在漢武帝追責之前,透過李代桃僵的手段,冒風險將任安給保下來。
一直到漢武帝去世之後,任安才得以重見天日。
這一切的糾葛,都讓任安已經和劉進繫結了,即便是別人,定然也這麼認為的。
這一日,回到衛尉府上的任安在等待了數日也沒等到冊封劉進為太子的訊息,原本報著極大希望的衛尉心漸漸失望起來。
正月十五,衛尉在府上想著劉進這個事情,他這邊是一邊想,一邊尋思各種後果。
最後一拍桌子,他準備拼著九卿的位置不要,向劉據上書,要求冊封劉進為太子。
想是這麼想,然而,任安還是想著徵求一下劉進的意見。
這心態也確實符合其做事畏首畏尾的性格。
是日,衛尉任安並未提前與劉進相約,而是直接登門拜訪。
門房在知曉是衛尉任安到了,不敢怠慢趕緊入府中通報。
劉進聽聞任安前來,自然也不敢怠慢,親自相迎——越是對人有恩,越是要對人敬重,否則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人懷疑懷疑挾恩圖報,以至於受恩之人覺得大恩難報,不如殺之。
當然,任安定然不至於如此,但是劉進卻也有防微杜漸的心理。
衛尉任安見劉進親自相迎,感動的五體投地,幾乎躬身到地拜道:“殿下不至於此,不至於此。”
劉進則笑語盈盈,扶著衛尉起身,這才拱手還禮說道:“衛尉來府,豈能不相迎?
莫要在此寒暄了,且進屋說。”
“請”說著伸手指路。
兩人進屋,侍從奉上茶水退下,還沒等劉進開口,衛尉直接向劉進開口說道:“殿下,我欲向陛下上書,請求陛下冊封殿下你為太子。”
劉進一聽,端著水杯的手抖了一下,水杯中的水灑在了劉進的手上,疼的劉進趕緊將水杯放下。
待放下水杯,劉進才不緊不慢的說道:“衛尉今日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