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此時也算是鬆了一口氣,待漢武帝死後,劉據登基為帝后,史家定然是未來自己在朝中最可靠的政治力量。
因此,圍繞史家,劉進自然要有所謀劃。
而未來的國策便是要休養生息,繁育人口。
因此,未來軍功的重要性沒有降低,但是對戰匈奴的大戰定然是要少上不少,軍功獲取難度定然大大增加。
而對於糧食及各種物資的生產,其地位定然要大大提高。
糧食生產的提高誰最有發言權?
起碼這個時代是發明了代田法的趙過。
而趙過乃是農家之人,非是儒家之人。
劉進此前因為莽撞,在太學之中的一翻講學已經令儒家開始暗流湧動了。
現在劉進後悔也無用了,所想的對策自然是要爭取一些力量,省的未來和儒家對線之後,孤立無援,無人可用。
現在趙過和史家聯姻,便是將趙過提前綁在自己這條戰車之上,現在成了,劉進自然鬆了一口氣。
而此時趙過早已經將精力轉移到了那改進之後的曲轅犁上面了。
只見趙過神色嚴肅的看著一人一牛在田中耕種著,速度是又快又穩。
見此情況,趙過指著在田間耕種的曲轅犁道:“琅琊王,若在田中推行曲轅犁,恐百姓能耕種之土地要多上一倍。”
劉進聽此,也看著那曲轅犁,心中盤算著,若是真如趙過所言,他應當怎麼給自己的表兄謀取一些利益。
史高跟著走了一趟,本光鮮亮麗的衣服,已經是滿是灰塵了,他卻並未在意,而是興沖沖的走到劉進和趙過的身邊對劉進和趙過說道:“殿下、趙都尉,我試驗了一下,比之前輕快了不少,且轉頭調向也較之前方便了許多。”
趙過重重的點著頭道:“史公子,待曲轅犁在三輔推廣,我定然向陛下為你請功。”
史高嘿嘿一笑道:“不,不必,不必,都是琅琊王殿下提供的思路。”
劉進瞪著眼衝史高說道:“曲轅犁本就是你所製造,且改進也僅是我提供了些許思路,具體也是由你來操持,豈能言及我?
記住,曲轅犁從頭到尾本就你一人功勞,明白沒有!”
曲轅犁之功勞對劉進而言,有也和沒有沒啥區別,但對史高卻不同了,若是史高有此功勞,別的不說,俸祿怎麼也得提點品級。
現在史高僅僅是兩百石的小郎官,有了這個功勞,劉進盤算盤算,再找找人,怎麼也得能將其弄成至少八百石的官員,還不會引人反感。
史高一聽,一琢磨便知曉劉進之含義了,輕輕的點了點頭。
對他而言,其實無所謂,做多大的官他都沒多大興趣,倒是力學知識的海洋令史高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過了沒多久,劉進舅舅家終於從魯國趕了過來。
別說劉進了,就連太子也不敢多怠慢。
因此是令劉進親自從城外迎接史高的祖母、劉進的外祖母等一行人進京。
站在城外來往東方的道路上,劉進領著一行人在路旁等待著。
沒多久,遠處的道路之上,一群得有數百人的隊伍過來了,看其旗幟上,每面旗幟上面都有大大的“魯”字。
劉進便知道是史家之人到了。
即將到正旦了,每年諸郡國均需上記吏來京向太廟述職,史家人信中已經說了此番來京便是隨著魯國上記吏的隊伍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