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吃過午飯,一家三口又絮絮叨叨的說了一些劉據小時候的事,感覺並未過多久,然而天色已經開始昏暗起來。
再不走恐怕是要宵禁了,劉據依依不捨之下,還是和漢武帝、衛皇后二人告辭。
甚至離開之時,劉據整個人都開始透漏著興奮,這種和父母在一起吃飯的溫馨感覺劉據覺得得有幾十年沒體驗過了,回到家中,劉據叫找來劉進滔滔不絕的講著自己在長秋宮的情況。
聽著自己父親講述,劉進知道,這次太子之位被廢的危險算是徹底過去了,恐怕隨著時間推移,劉據作為太子參與政治的權力也要慢慢恢復了。
看著眉飛色舞講解著的劉據,劉進早已經神遊物外了,他開始想著來到這個時代,總得要留下點什麼。
依照劉進的想法,作為一個華夏人,北方遊牧民族從西周到大漢,一直都是中原百姓的核心威脅,甚至到了後來,很多遊牧民族攻入大漢,入主華夏。
礙於客觀條件,劉進也自覺沒什麼能力徹底解決這個威脅華夏數千年的心腹大患,但劉進自覺若是自己登基為帝,在漢武帝征伐匈奴的基礎上,為後世打出數百年的和平的想法還是有的。
當然,考慮這個還早,畢竟中間還隔著自己的父親,劉進想著還是考慮考慮眼前吧。
上輩子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的少年,深受唯物史觀的影響,他自然深刻領會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深刻內涵。
因此,在劉進看來,目前自己能做的便是遵從歷史大勢,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從社會制度的改革,人的思想觀念轉變,動力的發展,劉進胡思亂想了很多,雖然有那麼一絲絲細碎的靈感,但卻沒有成系統的頭緒。
劉進開始苦惱其該如何入手了。
“進兒,進兒。”劉據見劉進心不在焉,頓時談興也大大降低了,不禁有些不悅的對著劉進喊道。
劉進猛然驚醒,趕緊拱手道:“父親,何事。”
“你剛剛可曾聽我說話。”劉據語氣不太高興。
劉進尷尬一笑:“父親恕罪,而剛剛思慮他事,確實有些心不在焉了。”
劉據有些掃興的擺擺手道:“天色不早了,你且休息去吧。”
劉進見此,也不好意思,趕緊補救說道:“兒剛剛在想,若是日後兒也像父親一樣子孫滿堂。父母依舊其樂融融一起用餐,該是一副什麼樣景象。”
一句話,直接擊中劉據的內心,他起身輕輕拍了拍劉進的肩膀道:“大好男兒豈能作如此女兒作態。時候不早了,你且去休息吧。”
劉據再次催促了一聲。
“父親教訓的是,你也早些休息,兒告退。”劉進起身向劉據行禮,退出房間離開。
劉據起身,目送劉進離開,想著劉進說的話,他喃喃自語道:“進兒說得對啊,我縱然為太子,但終究還是人子,豈能不為後代樹立榜樣啊。”
正在此時,劉屈氂卻已經開始準備起來,首先要做的自然是招募刺客。
作為刺客最好的人選便是家中自幼養大的死士,然而劉屈氂其人雖然貴為中山靖王之子,漢武帝之侄,但卻非嫡出,並無從小便培植的勢力,現在在自己身邊的這群人,也多是在自己起勢之後發展起來的,更不要說什麼死士了。
因此只能退而求此次,透過招募的方式來找個有一定身手卻又自願赴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