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的沉吟,讓三個大人和六個孩子,全都把目光投向了他的身上。
奶奶個腿的!
這兒子太聰明瞭也有點不好!
就是有些時候,他們問自己的話,讓自己根本就沒有辦法往下接。
說些違心的話?
楊萌是不願意幹這種事情的。
但是現在就把這些血淋淋的事實,擺在這些孩子們的面前,楊萌也不知道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寶貝啊!這就是人這種生物的劣根性!他們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就希望他們的繼承人,去完成他們的未盡事宜。”
想來想去的楊萌,還是決定把這件事情給孩子們說出來!
哪怕就是血淋淋的事實,也得讓自己的孩子們對這些事情,有一個深刻的認知。
“當然了,爸爸媽媽,外公外婆是不會像范仲淹一樣,希望你們按照長輩們的要求,去做你們不願意做的事情的。
爸爸今天給你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呢?就是爸爸希望你們,能夠去學習范仲淹身上的那些長處,也就是他身上的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而不是希望你們,去照著他的人生軌跡重走一遍。
你們知道嗎?孩子們!
這個世界上是有很多的謬論的。
就是有些人吶,他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希望別人替他們去做。
而且你要是不替他去做,他就會在你們的背後,說你們的壞話,從而影響你們的心情。
爸爸把這種事情,歸納成了一個詞,叫做道德綁架。
那麼什麼叫道德呢?
道德就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以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
爸爸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句話,叫做罪大莫過於無道,怨大莫過於無德。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沒有比不講道義更大的罪過,沒有比不講道德,更能招來怨恨。
說的就是道德的重要性。
人們對高尚的追求和對理想社會的嚮往,常常促使我們以道德的標準,來衡量和評價自我和他人的行為。
不得不說,這樣的一種社會風氣,讓社會群體裡的每一個人,無論是籍籍無名的普通人,還是普羅大眾們眼裡的公眾人物,都無時無刻的處在了道德的約束裡。
但是,這種道德的約束,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於對他人,是否真正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那就看各人的認知了!
當我們試圖批判,我們眼裡的所謂的不道德言行時,是否又真的站在了一個客觀的角度呢?
或者說,我們是不是在無意間,以道德之名,行了綁架之實?
其實道德和綁架這兩個詞,並不是什麼晦澀難懂的玩意。
可是以道德為砝碼,去要挾個人或者是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幹這種事情的人,一般都是群體思想道德低下的人!
他們一直就認為資源多的人,就必須幫助資源少的人,才能達到一種他們的一種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