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金剛雙手合十道:“四大皆空,世間萬物的一切,不過皆是眼前一片浮雲,可惜這稀世僅有的《六祖壇經》”。
“什麼是《六祖壇經》?”李白追問。
“這《六祖壇經》乃是大唐高僧禪宗六祖慧能法師所著,如今只有大唐帝國皇家書院方能看見,現在能看到全本的《六祖壇經》真是三生有幸,此經書乃是僅次於佛門之首的《金剛經》,其中包含的佛理、哲學、禪學等,其中不乏為人處世大學問”。
“想不到這禪宗六祖的慧能竟然有如此大智慧,不知這洞中為何會有他的傑出經書”。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話將四大皆空闡釋的一清二楚,果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佛經”。
說完三人朝著前面繼續走去,突然石壁上閃閃發光的黃金字型消失了,傳來了轟隆隆的巨響。
李白震驚道:“這是什麼聲音?”
不空金剛大驚失色道:“是金蟬子”。
隨即拉著李白和公孫綠萼朝著洞內深處跑去,來不及逃跑的武林人士在黃金宮殿內仍舊痴痴地沉浸在發財夢裡,瞬間被金蟬子吞噬的一無所有。
清風掠過,整個山洞中再次金光燦燦。
“剛才那是什麼東西,武林正道人士他們連一點痛苦聲音都沒有就被屠殺了?”
不空金剛哀嘆道:“金蟬子,是以天蠶化繭,再以結繭化蟬,經過歲月洗禮數千只青蟬才能蛻變出一隻金蟬,看山洞內金蟬數量,想必是經過上千年的豢養,才能編織成這麼一部駁雜龐大的《六祖壇經》,其中耗費心力,真是非常人所能完成”。
“佛門聖地,怎麼會豢養如此眾多的金蟬,而且以人為食,不免與佛門講究的不殺生相違背,真不曉得這裡面究竟還有些未知的生物”。
不空金剛解釋道:“佛門有云,受五戒,可登西天極樂世界,寧捨身命,不犯淨戒。此地真是古怪至極,我等還是小心為上”。
朝著眼前走了沒有多久,忽然身後傳來無數地嗡嗡聲響,瓦釜雷鳴。
不空金剛震驚道:“是金蟬追來了,大家快跑”。
漆黑地山洞中登時金光虛晃,若有似無,眼看近在咫尺,李白緊緊地拉著公孫綠萼的手朝著前方跑去。
一路之上,她深情的凝視著其眼神,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卻總是那般的清晰,無意間心跳加速,怦然心動,腳下跟隨著其一直朝前跑去。
良久。
眼前出現一尊高可參天佛像,後面數以千計的金蟬也不再追趕,頓時寂寥萬千,如死靜謐。
不空金剛臉上非但沒有露出喜悅之色,反而多了些擔憂,看來此地必然潛藏著比金蟬更可怕東西。
李白激動道:“你快看那是什麼?”
不空金剛直言道:“是壁畫,傳聞在《大唐西域記》中,專門記載了玄奘法師在敦煌莫高窟的多見所聞,但是其中可靠性還有待我等檢視”。
忽然眼前一張壁畫上,畫著一僧侶,手持九錫禪杖,身披錦鑭袈裟,脖頸戴著一串佛珠,後面跟著一個骨瘦嶙峋之人,手持一把大刀,跟在僧人身後,尖嘴猴腮,甚是醜陋至極。
李白好奇道:“前輩,你說這是不是玄奘法師和孫悟空”。
看這人裝束的確是中原人士,相傳莫高窟中記載著天竺、西域、中原佛道儒等文化不計其數。
正說話間,公孫綠萼奇怪道:“這幅畫真的好奇怪,你看有人飛天”。
李白和不空金剛湊近跟前這才看的真切,頭有圓光,戴五珠寶冠,臉頰修長,高挺的鼻樑,衣裙飄曳,錦帶飛舞,橫空飛翔,如青鳥穿蒼穹,四周花瓣如雪飄飄灑灑,十二飛天,如大唐梨園中十二金釵一樣,頭梳雙髻,上體,腰繫長裙,肩批綵帶,身材苗條,如拉滿大弓般,逆風飛翔,演奏有腰鼓、拍板、長笛、橫簫、蘆笙、琵琶、阮弦、箜篌。
公孫綠萼看的如痴如醉,如此畫技真是神來之筆,無人可比。
李白好笑道:“世人對長生之道慾望從未止步,這得道飛天也是一種寄託”。
忽然公孫綠萼激動道:“你們快看這又是什麼?”
三人急忙湊過去細細端詳,只見九天之上一艘螺舟盤旋,從其上面走下來一人,頭生三目,渾身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