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這時耳畔響起一陣隆隆的鐘聲,眾人側耳聆聽。
“那是什麼地方?”
“若我所料不錯,那應該是應褔寺”,楚留香直言道。
寡婦崖上,登高遠望,半山腰間是一座寺院,千里涇河,孤舟獨行。
李白感慨道:“好雄偉寺院”。
楚留香讚許道:“李兄真是慧眼,這應福寺的確非一般寺院可比”。
“難道這其中有什麼……”。
“這座寺院是大唐太宗皇帝還是秦王時期修建的,當年淺水塬大戰,為了紀念死難將士,他才以此修建,而且……”。
看到楚留香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忙追問:“楚兄有話直說,何必拐彎抹角”。
哈哈一笑的楚留香正言道:“這座應褔寺中有一座千丈大佛,正是以太宗神態開鑿”。
“你的意思是當年太宗開鑿大佛不光是為了紀念死難將士,還有就是他稱雄天下的凌雲壯志”。
楚留香驚怔道:“李兄果然一語中的,這大佛神態飛揚,目視蒼穹,有一種君臨天下霸氣,等你親眼所見就明白我是不是所言非虛”。
聞言後,幾人不免心馳神往,想不到一座大佛竟然暗藏如此諸多玄機,真是匪夷所思。
下了寡婦崖,眾人回眸瞥了一眼那一座座淒涼孤獨的墳塋,漫天紅花飛舞搖曳,似乎是向著眾人揮手道別。
夕陽西下,秋風涼爽。
沿著涇河之水行進,河面上空無一人,只剩滿滿的金子灑落在整個河面上,漁夫也捨不得下去打撈。
楚留香激動道:“各位前面那就是應褔佛寺了”。
落日餘暉,半山腰間,一片片鮮紅的楓葉點著了整個清涼山,只剩下那一座孤獨寺院,時而響起轟隆隆的鐘聲從火海之中傳出。
鐘聲過後,寺院簷角上的青銅風鈴清脆的響起,彷彿召喚著眾人上山祈福。痴痴地沉浸在風鈴的搖曳中。而那楓林火海愈發的大火沖天,勢必要將整個清涼山燃燒的不見人煙。
涇河水氣瀰漫飄蕩,西風驟起,大霧鎖江,月上山頭,將勢不可擋楓林火海澆滅。
乘著夜色,一行人沿著石階拾級蹣跚前行,時而楓林火海中傳來野雞啼鳴,眾人不免一驚停在原地。
不由得四下張望,恰好看見涇河之上灑落下一縷縷月光,時而被霧氣遮擋,若隱若現。
幾點漁火,搖擺不定。
一行人繼續上山,楚留香頓覺楓林火海中有人飛竄疾行,快如流火,來不及細查已是無影無蹤,不免心生戒備。
到了應褔寺前,眼前是一片空闊場地,登高依望,一條千里無垠的涇河之水,遠處是豳州城,燈火通明。
楚留香輕釦山門。
不時出來一個小沙彌施禮道:“幾位施主有何事情?”
“小師傅,我等趕路匆忙忘了時辰,不料今晚無處可去,可否露宿山門?”
“各位施主稍等,我去向師傅稟報一下”。
小沙彌疾步奔去,不一會兒,小沙彌領著一位老僧走來。
老僧有禮道:“幾位施主連夜趕路既然無處可去,就在這寺廟中住一宿”。
楚留香持禮道:“多謝大師”。
“諸位請”,老僧做了個請的姿勢,眾人連忙回禮感謝道:“多謝大師”。
李白忙詢問:“不知大師法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