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春來。
李白踏上去往帝都長安科舉之路。
離開了清源城後,在李縣令的依稀送別下,父子二人依依不捨的分道揚鑣了,唯一剩下只有臨別的一句:善人者,人亦善之。
站在山頭看著熟悉的清源城,一股無端落寞湧入腦海,回眸一瞬間,淡淡地走遠了。
一連趕了兩天路,李白很是疲憊,尤其是小圓寶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一步三搖地有氣無力。
青城山下,幽幽古道。
夜色漸深,眼前乍現一座道觀。
李白喜出望外急忙拾級而上,直奔上清宮祖師殿。
可是進的大殿之內空無一人,唯有三尊石像身披黃衣,香爐氤氳,燭火陰暗,很是離奇鬼怪。
李白環視祖師殿一圈依舊空空如也,周圍屋內更是黑暗無比,好似空置已久一樣。
出的大殿,周圍還是如死般靜謐,烏鴉隱遁,蝙蝠藏蹤,李白愈發的奇怪。
山風急驟,吹的整個青城山搖曳萬千,就連上清宮祖師殿也將要被傾覆摧毀。
小圓寶擔心道:“我看此地陰氣太重,恐有不祥之物”。
光子也關切道:“這風吹的著實古怪”。
……
不等李白回答,剛走了沒幾步,眼前忽然鑽出一條龐然大物的雙頭銀蛇王,血眼燈籠,刀劍獠牙,火紅的信子吞吐自如,頭頂一雙尖角,白燦燦的鱗片光芒攝人心魄,蜿蜒盤曲身子伸展開宛如一張撐開大弓,嚇得李白猛地倒吸一口冷氣,凹陷鱗片全部豎起,彷彿千軍萬馬舉起刀劍,尾端響尾不停地發出嘶嘶的怪聲,高高擎起舌頭忽然從天而降直逼李白。
面臨血盆巨口,李白一時嚇木在原地,要不是光子將其推開,恐怕已成其口中一縷亡魂。
小圓寶縱身一躍,順著鱗片攀爬至蛇頭上,身影動如脫兔,快似疾風利爪獠牙齊上,雙頭銀蛇倍感一絲疼痛,隨即搖頭一甩,小圓寶還是死死地抓住其尖角,懸空一圈,怪力嘶吼數聲,雙頭銀蛇王面對如此挑釁,更是俯身落地,渾身翻滾盤旋遊移前進。
見此絕佳機會,小圓寶飛身一蹦逃離其尖角,雙頭銀蛇王瞬間尖角收縮一團,高山般地巨腰盤旋一處,四目緊緊地死盯著李白,怒氣衝衝地吐著信子。
李白上前恭敬道:“敢問你為何如此對我們行兇?”
冷哼一聲的雙頭銀蛇王道:“青城山之人,我白玲瓏必將其殺光殆盡,一個不留”。
“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就因為你的冷血無情嗎?”
“我冷血無情,對,是我冷血無情,要不是青城山的臭道士苦苦相逼,我也不會變得如此冷血無情大開殺戒”。
“你和青城山恩怨我能幫你什麼忙?”
白玲瓏搖身一變化成人形,徐徐地朝其走近,冷色道:“我與青城山的恩怨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能輕易化解的”。
“我願竭盡所能,只有你們彼此能化干戈為玉帛還青城山長久安寧,我願傾盡所有,但是我不知道你們之間究竟有什麼恩怨……”。
不及李白說完,白玲瓏化作一團白練消失不見徒留下一句:“你回去好好問問青城山的清風道長”。
“清風道長?”
滿腹疑惑的李白站在祖師殿外,一股冷風撲面襲來,久久地難以平復心中的惶恐。
夜深了,不知何時李白在祖師殿渾渾噩噩地昏睡過去。
天大亮了,上清宮祖師殿外才有幾許人影鬼鬼祟祟的探頭探腦,看到大殿上酣然入睡的李白,厲聲呵斥道:“起來了,趕緊起來了”。
不情不願地睜開惺忪睡眼,李白抬頭望去,幾個身穿道袍之人吵吵鬧鬧。
李白不悅道:“你們是幹什麼的?”
道童們竊笑的看了看李白,有人繼續大笑道:“你在我們青城山的道場,還問我們是幹什麼的,真是可笑至極”。
“原來這是你們的道場,為何夜晚連人影都沒有”。
此話一出,幾個道童見狀相視一眼轉而沉默不語。李白突然想起什麼,追問道:“誰是清風道長?”
“你是怎麼知道清風道長?”
“我……”。
剛要脫口而出,李白轉而看向幾人,見他們竊竊私語一番後,眼神變得異常古怪。
李白追問:“敢問清風道長人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