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馮老夫人威嚴冷漠的聲音中林小娘聽出她的不滿意和怒氣,林小娘才將將站起,瞬時又因為這句話屈膝半跪在地上,眉宇間皆是驚慌失措,躊躇了半晌,才緩緩道:“請老夫人明鑑,並不是奴婢有意忤逆老夫人的吩咐,而是現、現在這位陳大娘子實在太厲害,奴婢實在不敢在她面前弄鬼。”
提到洛漢康現任妻子陳氏,馮老夫人自然不喜甚至厭惡。她惡從心生,不由狠狠地衝空中啐了一口,恨恨罵道:“呸!一個不要臉非要嫁進來的繼室也配?要不是我女兒福薄早逝,如今能讓她在洛府頤指氣使!還真把自己當成個人物了!”馮老夫人稍稍平息心中怒火,幽老渾濁的目光望向林小娘,問道:“你給我說來聽聽,她如何厲害?”
林小娘是個聰明至極的人,心中很清楚說些什麼才能激怒眼前的馮老夫人,從而讓這個老婆子忘記自己的忤逆,轉而將怒火轉到別人的身上。她卑微著膝行上前,弱小可憐地伸手抓住馮老夫人的衣襬,楚楚可憐道:“奴婢想著樺哥兒和婷姐兒是姑娘的孩子,總是想著親近一番,可是誰知樺哥兒和婷姐兒根本不理睬奴婢!陳大娘子故作疼惜以此蠱惑他們兩個,竟使得這婷姐兒同樺哥兒認她為母親,婷姐兒更是同陳大娘子的女兒好得情同姐妹!倒是我的婉晴像個外人!”
“混賬!”馮老夫人暴怒之下,惱怒地將茶案上的杯盞掃落在地。
李媽媽忙上前撫順著馮老夫人的後背,平息著她暴怒的情緒,在耳邊細細囑咐道:“老夫人,這是在盛京……”
馮老夫人驀然垂首,出神地望著那一地碎裂的茶盞,就像是她馮府和洛府之間的關係,隨著女兒的去世而已經開始四分五裂,如今女婿官運亨通,又娶了別家的女子為繼室,對舊時的馮府還有多少情分呢?而這個繼室,居然能哄得婷姐兒樺哥兒心甘情願地叫她母親,可見正如林嫚瑾所說,絕對是個厲害的角色。
可是婷姐兒和樺哥兒是她女兒的孩子,是自己的親外孫、親外孫女,馮老夫人作為她們的外祖母,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外孫外孫女親近繼室,漸漸忘記了自己的親孃,從而疏冷了自己同他們之間的祖孫親情。
只是馮老夫人私心裡更害怕斷了馮家與洛家之間的聯絡……
洛漢康在盛京為官,馮老夫人即使身在成州,也總是時不時關注京中形勢,保不準哪天洛漢康就忽然得了陛下的重用,搖身一變成了京中新貴,馮府也可以跟著有些許好處……
馮府是世世代代的經商人家,雖說祖上幾輩積攢下來的錢財非常富庶,但是自古商賈低賤,若是作為皇商還能頗受人尊重,可是馮府不過是普普通通經營米糧的普通商人,即使再有錢也多為人瞧不起,所以馮老夫人一直打量著想要讓自家的子孫考取功名,她的長孫馮麒若今年才八歲,長途跋涉跟著她大老遠地從成州過來,就是想讓洛漢康想想辦法,憑藉著兩家的情分,看看能不能把馮麒若送進太學讀書。
現下聽林小娘這麼說一番,馮老夫人忍不住一時間偃旗息鼓,冷冷僵硬著臉沒有說話,深以為然地認為陳氏必定會吹枕邊風,故意離間馮、洛兩家的情分,那麼馮麒若想入太學的事便會難上加難。過了半晌,才冷不丁道:“當初可是我女兒陪著他在成州吃苦,後來他升遷到盛京為官,反而讓別家女子撿了便宜!我就不信,這女人有這麼大的能耐!”
馮老夫人揚了揚臉,李媽媽自然明白,上前兩步道:“林小娘請回吧,老夫人身子倦了,想要休息會兒。”
林小娘恭敬道:“那就不打擾老夫人了。”她恭敬地福身行禮,轉身出了菡萏院。剛走出院門,她就忍不住鬆了一大口,內心著急忙慌卻故作鎮定地回了琴韻軒。
洛漢康是個知守禮節之人,在忙完所有事情之後,想著還未好好拜見馮老夫人,便特地去了菡萏院陪馮老夫人用完膳。他來的時候馮老夫人已經將菜餚上齊,所有的丫鬟婆子都守在門外,屋裡除了馮老夫人一個外人都沒有。洛漢康若有所悟地怔了怔,隨即不動聲色,面容沉靜走進屋內。
洛漢康給馮老夫人行過禮之後,馮老夫人便笑著招呼他在桌案一旁坐下,開口道:“我看你如今到是比在成州忙了許多,到是我來了盛京,沒的給你添了麻煩。”
洛漢康恭敬道:“岳母言重,反到是女婿招待不周,合該是我向您請罪。”
一時無話。
馮老夫人忍不住低低嘆了一聲,幽幽燭火映照著她渾濁的目光,這頓晚飯顯得更加生疏冷硬。
可是太多沒有見面。以往在成州之時,無論是馮氏同洛漢康回家省親,還是馮老夫人親自來洛府探望女兒,這女婿和岳母之間總是能說上話的。可是如今許久未見,再加上沒有女兒馮氏從中說話,這女婿和岳母之間竟是已經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僅剩的只是客套。
馮老夫人心中又氣又怒,不想再廢話什麼,直直道:“此番我來了盛京是為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婷姐兒出嫁,我身為她的外祖母自然是要來看一眼,第二就是有件事要請女婿你幫個忙。”
洛漢康微微挑眉,問道:“岳母有什麼事需要女婿幫忙?”
“我從成州來盛京是帶著我的長孫馮麒若一起過來的。你知道,麒若是我們家唯一的孫子,我也只得這麼一個孫子,我不像他跟其他人一般經商,我想他讀書考取功名,所以才來找你幫忙,瞧瞧能不能幫我把麒若送到太學讀書。”
太學讀書?
“岳母,這事並非那麼容易。”洛漢康斟酌著用詞,以示尷尬。
誰料洛母眼角一挑,冷笑道:“當初樺哥兒沒有進去太學讀書,如今她的兒子倒是進去了讀書,也是因為這事沒那麼容易?”
這話說得洛漢康愣在原地,略有滄桑的面容霎時沉了下來,並沒有說話。
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遂在盛京設立太學。
洛盛樺來到盛京之時太學還未設立,他沒有趕上好時候,便去了英國公府的私塾讀書,因為英國公府的私塾是請了當時文豪昌先生去教書。後來太學設立,洛盛樺也讀完書了,昌先生也受了皇恩前去太學教書。
是以洛盛安,也就是洛家小兒子便被送到了太學讀書。
喜歡嫡妻攻略請大家收藏:()嫡妻攻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