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之前海風所控制著的罪犯是為了維持他們的正義而去殺人,而這個主角,他殺人沒有特殊的理由,只是因為,他的親人就是極致的控制著他。
從小就不能自己做主,從小就被人忽視他發出的聲音,唯有在學校裡,老師們與同學們會傾聽他的聲音。
可是,當有個花季般的少女向他告白,而他還沒做出反應,接下來他的家人卻做出了令他無奈而又憤怒的事情。
家裡人嚴重的擔心自家的好孩子被耽誤,所以控制著孩子待在家裡,而孩子,就在家裡待了一個星期。
可是這一個星期,那個女孩子的人生發生了逆轉。
因為被闞羅的家裡人處處騷擾,學校,家裡,女孩家附近,女孩子父母工作的單位,只要是女孩子能夠接觸到的地方,都被闞羅的家裡人給騷擾了個遍。
最後,女孩受不了被人指指點點,跳樓自殺了。
闞羅是在記者找上門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事,而後來,看著還是一絲悔意都沒有的父母,其他的家人們,闞羅變了。
☆、‘闞羅’事件
闞羅變了後,想殺了那些不配為人的人,可是他一個孩子,如何下手?
這時,他就遇上了那些同樣被海風給控制著的罪犯們。
透過這些人的領路,他遇上了海風,然後,根據他的安排,殺了他所有給予那個女孩侮辱的親人。
而在那以後,闞羅卻沒有如同別的罪犯一樣到處奔逃,而是去自首了。
闞羅與其他被海風控制著的人不一樣,他有自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他想要做什麼。他不想要再被人控制,以前是父母,現在是海風。
為了以後不至於他會不自量力的對海風下手,闞羅最後只能去自首。
他是唯一的會自首的罪犯,所以,海風那隱藏在暗處的影子,才終於第一次的被警方給注意到。
只是縱然被注意到,他們也不知道那個控制罪犯的人到底是誰,而闞羅,他也從來不說。
劉星覺得這一次他要飾演的角色除了難在是他從未挑戰過的,更是因為,他需要演繹獨角戲。
小說裡面關於闞羅的畫面,都是透過主角方言昇的口裡道出來的。而電影,也是這樣打算的。
闞羅相當於是活在所有人的幻境裡,沒有任何可以對戲的對手,只能自己去演繹。
一個人的世界,除了一些老戲骨,一般都是很難演的,劉星只能自己一個人去挑戰。
夏東海作為電視劇導演,給出來的建議很是薄弱,畢竟他也沒有拍攝過大電影,而且還是一個人的獨角戲。這種獨角戲,一般只能看演員自己怎麼演繹了。
好在,《逆轉》裡面的所有角色,都是夏雪寫出來的,所以,她知道那些人物角色的大致心裡。
為了能夠讓劉星更是理解這個人物,夏雪在五一放假的時候,帶著劉星去了當初這件事的發生地去了。
沒錯,闞羅這個人物,他並不算是虛構的,。唯一算得上是虛構的地方,那就是‘闞羅’並不是被人給控制,也沒有女孩子對他告白。
現實裡,是‘闞羅’這個好孩子喜歡上了一個女孩,他將他的愛戀寫在了自己的筆記本裡,可是他並不知道,他的父母,總是在他睡著以後會去偷看他的筆記本。
所以,那個女孩子在他不知道的時候,被他的家人給騷擾了,最後女孩子的家人為了躲避‘闞羅’的家人,在即將高考的前夕離開了這裡。
‘闞羅’卻因為女孩子的離開,再也不能維持他好孩子的面目,連高考都沒有參加,到處找那個女孩。
‘闞羅’的父母知道自家孩子居然沒參加高考,怒其不爭的跟他吵了起來。
後來,‘闞羅’在與家人的爭吵當中,知道了一切之後,他受之不了了。
他沉默的接受了一切,而後,在他的家人到處給他找路子打算複讀的時候,他有一天晚上,拿著斧頭砍死了他的父母,以及那些在騷擾那個女孩子的其他家人。
最後一個,他在高考成績下來的時候,去砍了他當時所在班級裡的班長。
那個班長,一直都在嫉妒他。
為了能夠讓‘闞羅’高考落榜,他對‘闞羅’的家裡人說了那個女孩子很多的壞話,讓‘闞羅’的家裡人都誤以為那個女孩子是壞女孩,所以才有了後面的那一系列的騷擾事件,就盼著那女孩子離自家孩子遠一點。
放榜的時候,‘闞羅’已經是被通緝的狀態,因為他沒有高考的關系,沒有人料到他居然會回到學校,而且還光天化日之下殺了人。
這件事在十幾年前舉國皆知,所以當時夏雪在寫《逆轉》的時候,才將這事情改編了一下,變成了如今這樣的故事。
而夏雪帶著劉星去看的那個人,不是那個‘闞羅’,而是那個被‘闞羅’給暗戀的那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