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崗之上,夜色迷人。
嬴政與韓非這兩位皆有謀取天下之心的人述說著自己雄心壯志。
“我欲鑄一把天子之劍。”嬴政道出自己所想,卻也絲毫不掩飾其虎視天下的野心。
對此,韓非並未意外,嬴政身為君王自是涉獵極廣,知曉些道家言論再正常不過,至於其毫不掩飾的野心他也只是略微錯愕罷了,
畢竟秦國野心六國之中無人不知。
嬴政與韓非皆對劍有所瞭解,但兩人卻談不上是劍客,劍對於更多人來說乃是兇器,是弒人的利刃。但到他們這般身份,劍的意義將不僅限於是武器了。
道家高人莊周將劍分為三等,由高到低為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劍之最高境界,唯天子劍爾。
天子劍乃是以七國為峰,山海為鍔,制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舉世無雙,天下歸服。
這是何等的豪言壯語!
天子劍代表的是一份偉業,執劍者更將成為承載這份曠世偉業的霸者。
此劍出自道家,莊周一篇說劍,舉無上之物,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出,匡諸侯,天下服矣。
到了嬴政這般身份,劍已經不是劍本身了,或許他所說的劍就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劍。
嬴政身為君王,對劍雖有理解,但卻並非如同江湖那般是為爭勇鬥狠。劍,
對於君王,
更多的成了一種超越的其本身意義的物品。
但,劍的本意終歸是實物。頗為有趣的是,如今韓非手中有著逆鱗這等神異的寶劍,而嬴政如今天問還未到手,此時卻似乎是嬴政略輸一籌。
“先生就是這鑄劍之人,而我願做這執劍者。”這是嬴政的願景,七國之間持續數百年的戰亂也該到終結的時候了。
嬴政將揮動天子之劍,橫掃六國山河,一統天下,以絕天下戰亂。
“天地之法,執行不怠。”這是韓非的夙願,可惜如今的韓國無法支撐他的夢想,而與嬴政合作恐怕也會使得他被韓人唾棄,這是他絕不想看到的一面。
“先生,可願與我一同去開創這千古一國之夢。”這是最後,也是最正式的邀請,嬴政對韓非始終抱有招攬的心思,其身份對嬴政而言並不是太大的阻礙,
秦廷之中,本就他國之人眾多,就連如今的上將軍蒙驁也是齊國之人。
對於嬴政的邀請,韓非沒有回答,也無法回答。
嬴政身為秦王,自身份而言,他自是差了幾分。身份的差距並不是他拒絕的緣由,嬴政雄才大略,但他也不差。終究是國家的分別導致了兩人註定無法站在同一戰線。
而亭內的幾人,也聽得嬴政的豪言不禁沉思,尤其是衛莊更是心中久久無法平靜。
在嬴政這等人物面前,鬼谷的光芒也會被徹底掩蓋,即便是蘇秦,張儀二人再世也是如此。
一國之君就算如今龍困淺灘也不是他人可比。
他已經能夠隱隱覺得嬴政是一個令他與韓非無法戰勝的對手,其甚至散發著隱隱蓋過當世所有人的光芒。
或許,生在當下,都將成為嬴政的陪襯。
一旁的紫女,無法插上嬴政與韓非的話語,反倒是嬌笑著試圖用言語試探著白澤:“公子送弄玉妹妹前往南陽。看來,公子在南陽恐怕有不小的勢力吧。”
“弄玉闊別父母多年,如今也時候團聚了。”
對於紫女的試探白澤也未回答,也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