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有零星的幾道槍聲響起,在這白茫茫的天地中顯得異樣的寂寞。
葉宰已來不及統計戰果了,通知各軍各營主管就在南岸召開臨時軍議。
因河南兵不給力讓出南線,打亂了他戰前的佈署,因此他要改變戰略:
第一,曹文詔發揮機動性,自靈寶南下,沿著崤山西緣的弘農河直插朱陽關。如果流寇未攻克朱陽關便會同關上兵丁將流寇消滅在關前。如果流寇已破關,則跟著這條道追向陝西洛南、商洛,直至再往西,絕不能讓流寇威脅到西安。
第二,派快馬通知孫傳庭,流寇已南下河南。令他分出少部分兵力防守潼關、華陰一線,大部分兵力調頭往南,務必搶在流寇之前到達藍田。卡死流寇西竄之路後,可視當時情報再出兵商洛一帶,與曹文詔迎頭會剿。
第三,派快馬通知盧象升,嚴密防守鄖西,堵住流寇南下湖廣的道路。
這三點針對西線,那兒屬於秦嶺山脈,山高谷深,要不了多少人。
重點在於東線:
第一,左營和鄧玘的河南殘兵馬上離開,進兵邙山南麓澠池縣和新安縣。組織殘兵和當地團練兵截斷往東官道,防備滯後的流寇東竄。
第二,葉宰親率前營、中營任事不管,一直往東追,確保洛陽的安全。
第三,後營和輔兵走在最後,沿途收集傷兵、糧草。
佈置完後,葉宰問大家還有沒有意見?若是沒有,以後就不可更改。
眾人大多搖頭,只張鳳儀站了出來。
她指著地圖上的崤山道:“葉制臺,我前營人人翻山如履平地,可不必繞路直接過山至宜陽,再東去洛陽。如此,有可能趕在流寇前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葉宰沉思片刻,客觀認為前營人數少、火力弱,執行此任務力不從心,遂給趙匡扔了個眼色。
趙匡卻理解錯了,以為葉宰要中營出來頂掉前營,腦筋飛速轉動,感覺中營翻山也是不差,便說道:“制臺,中營能更出色完成此任務。”
才捱過一箭,葉宰可不想再離開中營了,頓時有點發愣。
張鳳儀更是不悅,挖苦趙匡自己想不出好辦法,反而來搶別人的主意。
趙匡笑而不語,就看葉宰如何決斷。
嗎的,捨不得孩子套不了狼,兵貴神速!
葉宰咬牙道:“停,我意已決。剛才的命令改一改,左營和前營對調。左營往東追,遇上小隊流寇吃掉,大隊流寇不要決戰,就把他們往東趕。本督率中營穿越崤山,搶先在洛陽以西布好口袋等著他們!”
周遇吉大喜。張鳳儀則大失所望,不但奇兵沒了還被調去守城,遂隱蔽地撅了撅嘴。
軍議開了半個小時,雖然比較匆忙有好多事沒有想到,可葉宰相信這些將領們一定能隨機應變。
散會後,黃河南岸又沸騰起來,一波波的兵士頂著寒風暴雪散往四面八方。
…………
十二月二十三日,崤山南麓鑽出了許多雪人、雪馬,雜亂的腳步聲打破了這裡冬日的平靜。
趙匡在最前面,用望遠鏡看起周圍,半晌後鬆了口氣,扭頭問身旁親兵,“制臺出來了嗎?”
親兵回身指指後面幾十米外的一個“滑桿”,回道:“剛出來。”
趙匡嘴角不禁一翹,跳下馬快步走過去,抱拳向窩在滑桿裡的葉宰道:“制臺,沒見流寇蹤跡。”接著翕動嘴皮好一會兒,囁嚅道:“制臺,你還能不能走?”
葉宰有氣無力道:“沒事,趕路要緊。”
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得了重感冒又翻山脫力的葉宰被抬到了洛陽。
求訂閱、收藏、推薦票!)
喜歡聚寶盆中的大明請大家收藏:()聚寶盆中的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