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抵達太原當日,山西巡撫吳生生繼上次舉行“歡送會”後再次舉行“歡迎會”。
席間,他真誠地感激了葉宰提兵北上驅除韃虜,既解大同也解山西之危的壯舉,並說要代惴惴不安的山西百姓敬葉部堂三杯。
葉宰喝了,放下酒杯似笑非笑道:“吳部院,現今還恨本督縱兵四掠,搶奪戰馬嗎?”
吳生生此人嫉惡如仇、處事公正,在他那裡功是功,過是過。所以當聽到葉宰的調侃,臉色一正,居然點頭道:“是!”
不過,能從萬千學子中晉升到一方巡撫,他人也是極聰明的,話鋒一轉道:“其行不妥,其心可嘉,後果輝煌!部堂,以後此等小事無須您親自辦理,交予下官即可。下官保證不會誤了您的事!”
“你又不怕蕃王了?”葉宰哂笑道。
吳生生眉毛一立,怫然道:“下官何曾怕過?只不過是為了維持天家體面,不好逼迫過甚而已!”
“行吧。”葉宰咂吧下嘴,隨口道:“本督即將南下。在這之前,本督尚需馬三千匹,糧草萬石,吳部院能辦到嗎?”
說完便死死盯著吳生生,眼睛一眨不眨。
吳生生聽到葉宰要走先是一愣,而後聽到葉宰獅子大開口便低下頭沉吟不已。
葉宰也不催他,自顧提起酒杯相邀身旁的曹文詔走一個。曹文詔提杯和應,當兩隻杯子相撞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音時,隱蔽地打了個眼色,好似在勸葉宰不要過於欺負吳生生。
關於曹文詔與吳生生的關係,可以上溯到兩年以前。
那是崇禎五年,關中匪亂大致剿平,陝西巡撫範復粹將曹文詔評為“戰功第一”,但不知什麼原因又被三邊總督洪承疇抹去了。
範復粹胳膊扭不過大腿,被迫屈服。
時任陝西巡按御史的吳生生十分推重曹文詔,便為此大罵範復粹“媚上”,強拖著範復粹與其聯署,再次上報曹文詔的功績。
然而,他倆的努力終歸是徒勞,兵部是不可能承認他倆的說法而給總督難堪的,故而壓下此份報告,以至曹文詔仍然功高不賞。
雖然事沒辦成,但曹文詔與吳生生的友誼算是結下了。
後來西北繼續糜爛,吳生生又是溫體仁一系,很快便從陝西調到山西,初任參政,今年火速升任巡撫。
由七品到三品,他一共用了兩年!
這升官速度,朝野上下男默女淚,某人尤其難堪……
葉宰心裡充滿了報復後的喜悅,朝曹文詔微微點頭,意思是“行,給老哥一個面子。”
遂一口悶下懷中酒,準備開口給吳生生減一成。不料,吳生生抬頭了,目光湛然眼底好似還帶著一絲瘋狂,葉宰差點以為自己看錯了,可接下來吳生生的話卻是石破天驚。
“部堂,下官聽說您在河南衛輝曾下令清田、授田。而我山西與河南相比,民生更加凋敝,下官請令,允許下官也在山西清田!”
“啊!”
主桌旁一片譁然。
蕃臺不待葉宰說話,先急攔道:“部院,請三思!”
有資格上主桌的臬臺、學道、糧臺也焦急看向吳生生,倒是與陪的曹文詔、田安國無動於衷。
其他桌聽到主桌這邊驚呼聲,也均將視線投來。
葉宰只當沒看見,盯著吳生生道:“吳部院,你想好了?”
吳生生臉色漲紅,張了好幾次嘴,最終化為一個詞:“見賢思齊!”
葉宰心裡莫名生起一股罪惡感,好像剛才誤傷了友軍?遂大力點頭道:“好。吳部院,本督答應了。”
此時葉宰總算搞懂了吳生生,這人是真狠啊!他表面上攔著自己壓迫藩王、地方,其實只是在維持朝廷法紀。他的心裡應該早就考慮到了深層次問題,要麼不做,做就要做到底,要觸及本質問題——清理王莊王田及大戶隱地,增加稅基!
誰說大明計程車大夫沒膽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