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霄沒想到董胤竟然如此瞭解皇帝,更沒想到如今的皇帝竟然如此荒唐;雖然之前有幾次上朝,但都被皇帝當做兒戲帶過。當時的周重霄僅僅覺得皇帝略有些荒唐,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的可悲!
“看來董胤才是心懷國家的人啊……”周重霄暗中自嘲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同時嘲諷了一番董胤。
皇帝聞言,欣喜若狂,點了點頭,說道:“甚好甚好,那朕就做太上皇!”
退位之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原本極為複雜的事情,沒想到竟然如此簡單……就連周重霄這等老臣,也沒法對董胤表示不滿;畢竟董胤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最後選擇的,依舊是皇帝本人。
不過等到元隆皇帝走後,新的問題又來了,那便是新帝該立誰為好……
一人走了出來,拱手問道:“大將軍……皇上年過五旬,膝下卻無一兒一女,想來是太貪戀酒色,難以生育。如此一來,立誰為新帝?”
如今廢立,抑或說是退位之事已成定局,所有人便也站在一個立場上,共同商議下一件事情,也沒有人會在現在再畏懼董胤了。
畢竟董胤今日把這件事情處理的非常妥當,完全沒有逼迫之舉。
董胤思慮半天,這確實是一件難辦的事情;若當今皇上膝下有子倒也好說……但如今皇城之中幾無皇嗣,難不成要讓藩王入京?
“若是劉武還在就好了……”周重霄看到這般情況,不由得低聲嘆息道。
這周重霄不僅是前朝大司馬,同時也是前大將軍劉武的上司;當年劉武滿門被滅一案,他是極力反對的。但那時的他已經從大司馬的位置上掉下來了,別說皇帝,就那些大臣也不會聽他說些什麼。
更何況敬重他的是前朝英允帝劉颯,而不是當朝的元隆皇帝。
聽見周重霄說道劉武,董胤不由得眼睛放光——對啊!還有那小子啊!
周重霄見到董胤一臉笑容,便問道:“大將軍可是有了合適的人選?”
董胤不作回答,回身走上殿去,朝下面問道:“當年大將軍劉武之案,尚未昭雪;如今本人親自為他們平反……大將軍劉武一家,無罪;所有罪狀,皆是董伏一人虛構,只為穩固自己大權……待會兒我就會讓人寫詔書,散佈天下。”
眾人愣了愣,這裡面還有好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劉武是誰,為何今天憑空要給他平反?不過周重霄的眼眶卻是濕潤了起來,幹裂的嘴唇微微抖動著,充滿褶子的臉上盡是感動之色;時隔十五年,沒曾想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能夠看到當年那個惹得萬人唾罵的冤案,能夠昭雪。
周重霄二話不說,立馬跪了下來,朝著董胤磕了個響頭,大聲說道:“多謝大將軍!”
董胤如何能夠讓他跪在自己的面前?他連忙下殿,跪著將周重霄扶了起來,嘴上連說“不敢”,這二人一唱一和的,看的周圍的大臣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待安撫好周重霄的情緒之後,董胤再此走上殿去,說道:“我為大將軍平反,其實是心血來潮;因為我方才想起一個人選,若是不為劉武平反,只怕是無法立此人為帝。”
“你等皆是不知,大將軍劉武還有一子未曾夭折……”
聽見這話,不少人都開始議論了起來,而那些老臣,則是眼睛放光;他們沒想到,當年那場屠殺滿門抄斬,竟然是將劉武的孩子保了下來。
那周重霄連忙走上前去,急切的問道:“劉武之子叫什麼名字,如今何在?”
董胤笑了笑,目光卻是移到了張先那裡;張先眼神飄忽,不知該如何應對。周重霄見狀,立馬跑到張先面前,激動地搖著他的肩膀,大聲問道:“劉武之子在你那裡?”
這周重霄雖然年過七旬,但手上力量卻是絲毫不小,僅僅片刻,張先便感覺肩膀已經無法承受周重霄的力量了。他連忙擺開周重霄的雙掌,拱手回道:“大將軍遺子劉夷希,如今正在府中……”
聽見這句話,周重霄長舒一口氣,劉武與他如同兄弟一般,雖然差了十歲左右,但劉武之子他也當做自己的兒子。當年以為劉武被滿門抄斬,如今知道他兒子並未受到傷害,周重霄的內心極其放鬆。
那些老臣聽見此話,也面露欣喜之色;如此一來,倒也不用到那些藩王那裡找繼承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