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京都裡大部分的人安然度過此次禪位風波。
周勇這種武將小蝦米,各府全部不看在眼裡。有宴請時,盡了禮數送上帖子。人有沒有到場,主家甚至都不在意。
沒想到這次周勇剛去入宴,好幾個往日看都不看他一眼的文官圍了上來。
幾日之後,便有媒婆上門給周勇提親。
周勇有些受寵若驚。
不過全都一一拒絕了。他請宋魁來,就是想問計,怎麼能既不用娶那些名門貴女,又不會得罪大權在握的權貴圈。
宋魁不大贊同周勇的做法,他道:“將軍已二十有二,弱冠之年當娶妻生子。雖將軍父母已仙去,不妨讓……”他向上一抱拳,道:“給您指婚。”
皇帝給周勇指婚,也不用擔心那些背地裡搞小動作的人保藏禍心,連累的周勇被皇帝劃撥到反骨那一類。
聽了宋魁語,周勇閉眼深思,實則內心不願接受他的建議。
半晌,室內詭異的安靜。
宋魁額上泌出細細汗珠,他垂眸忖度周勇的心思。仔細回想剛才所說的話。
按說周勇這個年紀,娶妻乃天經地義。不知怎麼的他就這麼排斥成婚。
若是怕皇帝對臣子結成黨羽而不快,大可娶中立派的小官戶人家的女兒。將軍是從小地方來,要是喜歡普通良家女也是可以考慮。
總不至於現在府裡沒個女主人。
每回將軍府宴請,還是宋魁讓自己的老妻來操持。對外只能說宋魁老妻是周勇認的義姐。
一次二次還好,長次以往,京都裡大大小小的人情往來,總不能一直讓他妻子代勞。
想了又想,宋魁猶豫道:“若是將軍不喜...或可推說將軍已定了親事。此法...”
不等說完,周勇睜開炯炯有神的雙目。
對呀!他可以讓林子告訴來說親的媒婆,就說自己在家鄉已定一門親事。還是他爹指腹為婚的親事,現在只等女方及笄便可成親。
雖說他和餘桐沒有真的定親,可他已去世的爹是正準備給他定餘桐為妻的。
解決了一件事,周勇多日憂愁一掃而光。
皇帝登基之後,不用再打打殺殺。想著已經是將軍了,必不會有人攔著不讓回桃花村了。
與軍隊共處七年,雖難舍,但餘桐以及老師生死未蔔之事一直掛在他心中。若不回一趟桃花鎮,他此生都不得安寧。
何況戰場上這麼多年,周勇僅憑一股活下去的信念支撐下來。他並不是嗜血打殺之人。
帶著朝廷獎賞的俸銀回鄉,夠他用一輩子的了。
宋魁一聽他這樣的想法,恨不得敲開其腦袋:“將軍可是不曾看我朝律例?”
當了將軍,皇帝不說你可以回家,休想自己就跑了。不定你個藐視皇權之罪就不錯。
給周勇科普了一通夏朝律例。
周勇也不是一點不懂,諸如殺人放火要坐牢,百姓對當官的要如何服從他還是知道一些。
以前老師教的最多就是四書五經,周勇自己喜歡看的是兵書、雜書等。
聽了宋魁的話,他埋頭惡補夏朝厚厚一本的律例。等他啃完那本書,便火急火燎的上書給皇帝。
既然如此,讓皇帝批假回桃花鎮一趟。
只是這摺子送上去了,一個音信都沒下來。周勇從春天等到冬天,整整等了一年,期間又上書幾次問皇帝是個什麼意思,是同意不同意。
給負責送摺子的官員也打點銀子了,還是得不到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