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船順水走了七天,託江上大風的福,在第七日天剛放亮時,就到了餘淮碼頭。
竹製的棧橋寬闊單薄,突兀地撥開周遭枯槁的亂蒿野葦,支在冰寒徹骨的江水之中。
官船靠岸,船搭子放下來,曾成文指揮著兵卒將船上的物資卸下船。
成袋的米糧搬下來,擱置在岸邊的沙地上,漸漸壘成小山。
曾成文看著小山般的麻袋,以及提前通知了,但卻並餘淮官府車馬出現的大道,氣得在原地罵娘:“他奶奶的,這餘淮知縣怎麼回事?早先就通知他派車馬來,這會兒不說車馬,連個在岸邊候著的人都沒有!搞什麼鬼名堂?!難不成還要老子的人,直接把東西給他扛進城裡去不成?”
“蓄洪大壩一開始就是由余淮縣官府看管,如今大壩被毀,定然要追責餘淮知縣。咱們訊息發出去,卻沒有收到回信,恐怕是餘淮衙門的人,都跑盡了。”
金銘皺著眉頭,看一眼堆成山的麻袋,又順著泥濘的大道望向見不到影子的餘淮縣城鎮,“水患又趕上陰冷雨天,一旦官府失職,城中無人管理,屍體堆積,最是容易出現疫病。”
曾成文嗤一聲:“這還好是在冬天,要是夏天,咱都不用來餘淮走這一趟了。疫病就能要了這滿城人的命,哪裡還有人能活著走出去?就算是出去了,大機率也是被隔離在別的城鎮之外。運氣好能治好活著出去,運氣不好就只能是等著死了一把火燒了乾淨!”
金銘抿唇,眉宇間憂色更濃:“不行,我得提前進城去看看。”
“不行!”
曾成文斷然拒絕道,“金大夫,不是我攔著你。實在是上面分下來的人手不夠,光要處理這些糧草,我就要把一個掰成兩個人來用了。哪裡還有功夫派人跟著你,注意你的安危?”
“再說,這餘淮縣官府要是真的散了,城裡指不定亂成什麼樣呢!”
曾成文上下將金銘一打量,鼻子裡哼哼,“就您這細皮嫩肉的,要是沒個十來個壯兵護著,一進城就得被那些難民生吞活剝了!”
“曾統領,我必須先進城看看疫病情況如何。”
金銘與曾成文據理力爭,“你也知道,因為時間趕得急,朝廷上並沒能派多少人下來。加上京都剛亂了一場,到處都是用人的地方,後續朝廷也未必能派下多少人來。這意味著,每一個將士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
“金某一屆布衣,做的是懸壺濟世的事,此刻更該為了保證將士的安全,先一步入城查探清楚疫情的情況,有針對地讓將士們做好防範再進城,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將士們因疫病而減員的情況。”
“況且餘淮這個情況,整個災民的秩序維持,以及之後的施粥佈施、水利重修,都離不開這些將士。您總不能指望餘淮縣裡半死不活的災民,能夠立馬有序地投入重建吧?”
金銘一番話,確實是讓曾成文陷入了沉思。
眼下正是用人的時候,他帶的這點兒人,確實是有些捉襟見肘的。
要是再因為疫病減員,情況恐怕更難以控制。
見曾成文動搖,金銘立馬趁熱打鐵:“況且這些糧食堆在這兒也不是辦法。此處離著餘淮城鎮還有些距離,讓將士們扛進城也不現實。正好多叫幾個人跟我進城,到城中尋些車來,也好趕在太陽下山之前,在城中安置下來。明日便可直接開始處理災民的問題,豈不是一舉多得?”
曾成文一想,似乎也沒有什麼別的辦法,只得點頭同意:“那就這樣辦吧!”
說著,曾成文就轉身朝著船上吆喝,“老於,老五,你兩個各帶十來個人,跟著金大夫進城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