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家暗衛,或許該稱其為暗部——獨立於西疆晏家軍之外,隱藏於陰影之下,獨屬於晏家的部隊。
暗衛只是暗部中的一個小分支,主要負責保證晏家人的安全,以及處理一些暗殺、傳信等事務。
整個暗部中最龐大的,莫過於其幾乎遍佈整個武安國的情報網。
這些東西,晏清在接手父兄手下的暗部勢力之前,只是略有耳聞。
當真正窺見這股勢力的強大時,晏清才知曉為何新一批暗衛中實力最強的燕七,為什麼沒有跟著兄長。
燕七實力雖強,但性情平直,能管理好整個暗部下屬,卻很難將暗部在已有的規模下繼續擴大。
而跟隨兄長的那位雖然實力不如燕七,但卻只用一年時間,就將其手下的情報探子壯大了一倍不止。
暗部存在的本質,便是擁有足以窺聽天下事的能力。
因此,暗部的統領,比起實力,更重要的品質卻是發展、更新情報網的能力。
燕七在這一點上,稍弱。
其實晏清當初頭一回知曉暗部的存在時,就一直有一個疑問。
晏家世代忠於皇室,固守西疆,從不曾有半分逾矩,要這窺聽天下的勢力有何用?
這一疑問,直到現在晏清都不清楚。
但也託暗部的福,不論前世還是今生,很多時候她都能料敵先機。
可就是這樣一支擁有龐大情報網的勢力,卻查不到半點幕後同溫哲茂協同合作之人的線索。
這隻能說明,這人手下也同樣有著一支不為人知的,實力甚至可能在晏家暗部之上的勢力。
擁有這樣勢力的人,不多,卻也算不上少。
至少,與晏家同為百年世家的郭、李、許三家,以及高坐皇庭的溫家,應該暗地裡都有自己的勢力。
至於他們手上的勢力有多強,沒有正面對上之前,誰也不知道結果。
倒是李家這次造反,給了晏清清查李家勢力的機會。
出乎意料的是,李家在李定山死後,就好像驟然崩塌的大山一樣,毫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姿態。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李家只是一個驟然富起來的大家族,背後沒有一點根基。所以只是輕輕一帶,便將整個李家連根拔起了。
有人說,是李家一代不如一代,中間都被吃空了,只剩下的表面的光鮮。如今表面的光鮮被剝開,就露出了空空如也的腹裡。
暗部得來的反饋,也大多是這個意思。
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李家腹裡被吃空了,只剩下一個光鮮亮麗的殼子,也該有撐著這殼子的架子。
李家被拔起得太乾脆了,除了明面上的南疆勢力之外,別處竟是已經沒有一丁點兒李家人的痕跡了。
將人手從京城撤回南疆,再在兩眼一抹黑,所有資訊皆要來源於溫哲茂的情況下,調大批軍隊回京,發動兵亂。
這不像一個躊躇滿志意圖謀逆造反當皇帝的野心家會做的事。
因為,這無異於在戰前自戳雙目。
排除李定山自戳雙目的行為,再排除李家根基完全腐朽的可能,剩下的,便只有——收編,或者該說,吞併。
有人在李家崩盤的瞬間,將李家在京的勢力,全部吞吃了個乾淨。
這需要多年的經營與盤算,才能做到這般了無痕跡。
京城,是許、溫兩家的天下。
李家瞬間被吞吃乾淨的事,給晏清敲響了警鐘。
這也是晏清決定將京中的人手撤出來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