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然間聽聞漳懷水患一事,讓晏清心裡倏地一緊,下意識地追問:“眾臣商議後,聖上屬意誰南下賑災?”
最近被溫哲茂要造反這件事搞得精神時時緊繃,以至於她都快忘了漳懷水患一事。
自從她重生之後,斷了晏康平繼承爵位的路子之後,她就發現有很多事都與重生前發生了偏差。
先是羌國內亂提前,再就是羌國內亂之後,本是立功心切的新帝,卻無暇東伐,攻取武安西疆。
再就是本來會穩坐江山的溫哲茂失勢,被逼造反,之後徹底倒臺。
這固然是因為她做了相應的佈署,但其中一些關鍵的資訊點還是沒有改變。
眼下漳懷水患,也是上輩子的一個關鍵點。
因為溫哲翰南下賑災,意外死亡,皇帝大受打擊之下病倒,不久便撒手人寰,留遺詔立溫哲茂也新帝。
而上輩子漳懷水患其實正撞上羌國入侵西疆,官方給出的溫哲翰死亡原因之一,便是羌人南下,激起流民暴動,護衛溫哲翰之人不敵,連同溫哲翰一起,盡數折在了漳懷一帶。
就連溫哲翰死亡的訊息,都還是當地的官府歷經曲折,耗時兩三個月才打探清楚傳回康都的。
這一輩子變動巨大,沒有羌人作亂,但南疆局勢不明,若是溫哲翰貿然南下,結果如何,卻也未可知。
若是溫哲茂已經同南疆李定山殘部匯合,溫哲翰南下之後,情況恐怕會更加兇險。
溫哲翰一死,溫家皇室便只剩下溫哲賢和溫哲茂兩個後繼者。
若是溫哲賢再出什麼意外,便是溫哲茂是反王,這溫家的江山,皇帝除了交給溫哲茂之外,難道還會傳給外姓人嗎?
溫家其他的宗親,在先帝時期就已經死絕了,皇帝就算想過繼宗室子弟,也已然是不可能的。
局面卻真到了那一步,先前她做的什麼努力,都是無用功!
只是一瞬間,晏清便已經想到了最壞的結果。
而在最壞結果之下,她該如何自處,一時之間她還沒有頭緒。
但她想,若是皇帝真的將江山交給了溫哲茂,她必定不會俯首稱臣。
晏清唇角抽動了一下,無端地想起司惗所說的自己的命途。
如果局面真的走到那一步,為求自保,她可能,真的會反!
而在晏清心思百轉之時,孟舒瀾也給出了晏清最不願聽到的答案:“聖上本意是想調賢王回京,留端王輔佐朝政,著賢王南下處置南疆一應事宜。”
“但是眼下漳懷水患突發,情況已經惡化到開始波及周邊城鎮,甚至有向西疆和內地發展的傾向。而賢王的車駕才剛剛啟程。”
“所以眾臣商議之下,聖上決定由端王南下治理水患,且一併處理災民以及李定山殘部等一系列問題。”
聽孟舒瀾說罷,已做好最壞打算的晏清心裡卻鬆了一口氣。
雖然溫哲翰南下一事沒有改變,但溫哲賢已然在回京的路上,按最慢的路程算,一個月內也能趕回康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