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尤氏嫁入寧國府十來年,忽然懷上身孕,轉過年生下一個大胖小子,讓王熙鳳羨慕得不要不要的,纏著尤氏討教生子訣竅。
尤氏哪裡敢和她說出實情?只能推諉搪塞,還因此讓王熙鳳對她產生了嫌隙。
賈元春之前,對賈寶玉和薛寶釵的所謂“金玉良緣”,並沒有什麼看法。
本來她作為小兒輩,對賈寶玉的親事,也沒有什麼話語權。
但是在她晉封德妃之後,隨著身份的變化,在賈府的話語權,直線上升,已經成為賈寶玉親事的第一責任人。
連賈母都要尊重她的意見。
省親當晚,雖然只與眾姐妹們短暫相處,但是賈元春還是在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看中了薛寶釵。
本來她的選擇中,應該還有史湘雲。
史湘雲雖然是史家女兒,但是從小養在榮國府,和賈寶玉是實實在在的青梅竹馬,與之相比,林黛玉、薛寶釵都是後來者。
而且,史湘雲性格疏闊爽朗,與賈母小時候最像,賈母早年,未嘗沒有讓史湘雲配給賈寶玉的打算。
只是林黛玉來了之後,賈母對這個親外孫女兒,自然更親近,史湘雲就被比在後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後來薛蟠主動求娶史湘雲,賈政先來徵求賈母的意見,賈母沒有反對,便是放棄了之前讓史湘雲配給賈寶玉的想法。
林如海進京入戶部做了右侍郎,成為榮國府在官場最大的臂助,使得林黛玉的分量,比之前更重了幾分。
賈母成全林黛玉和賈寶玉所謂“木石前盟”的想法愈發熾烈。
不過,此前言語試探林如海,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那個時候,薛蟠已經向林如海表達出求娶林黛玉的想法,並且提出了一個規避林黛玉後嫁為妾的可行性方案。
薛蟠當時雖然已經與史湘雲定有親事,不能算是林黛玉的良配,但是綜合條件,還是比賈寶玉強一些的。
林如海當時連薛蟠都看不上,更不用說賈寶玉了。
尤其是住進榮國府,對賈寶玉有了直接的瞭解之後,更加確定,他絕對無法給林黛玉幸福。
林如海當時是想從新科進士中,給林黛玉挑選一個如意郎君,無奈事不湊巧,上一科進士中,沒有合適人選。
僅有的幾個林如海看入眼的,年紀又與林黛玉相差太多,綜合條件還不如薛蟠呢。
再加上進京之後,近距離觀察到薛蟠對待姐妹們的態度,林如海確定,他是一個知情知趣之人,尤其是觀念開放,並不把女孩視為閨中玩物,而是平等對待。
薛蟠的有些舉動,甚至在林如海眼中,都顯得有點出格——諸如讓姐妹們編纂書籍、和賈寶玉一起學習八股作文,並印刷出版之類,若是傳揚出去,勢必會引起軒然大波。
可是薛蟠做起來,卻十分平常。
林如海宦遊多年,自認在識人方面,有幾分功底,還是能分辨出,薛蟠的這些行為,是在他面前假裝出來的,還是發自內心的。
其實,薛蟠不過是作為後世靈魂,骨子裡習慣了男女平等,日常便如此表現出來而已。
在這個時代,卻成了標新立異。
這也是眾姐妹們對薛蟠真心親近的最大原因,因為薛蟠對她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看重,這一點姐妹們是十分確定的。
就像大姐兒,才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也十分喜歡薛蟠,願意與他親近。
小孩子是最敏感的,誰對她是真的好,她能清楚地分辨出來。
喜歡紅樓之薛霸王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薛霸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