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趁著奧斯曼帝國正忙於與明軍作戰,自已與一些猶太家族一起,用金錢收買了一支軍隊,以耶路撒冷為都城重新建立了猶太王國。
這個訊息很快也傳到了楊洪義的耳中,他對於猶太王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在這個時候,猶太王國的建立,對於明軍來說是一件好事。
楊洪義與吳雲生兩人所部,現在正準備迎戰奧斯曼帝國新增的大軍。
沿托羅斯山脈一線,明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打算先穩定下來已佔領地區的局勢。
為了穩定後方,楊洪義還特意派了人去耶路撒冷,向約瑟夫一世表示了祝賀。
只不過約瑟夫一世身為猶太人,非常的聰明。他看出來明軍對於新猶太王國的忌憚,害怕猶太王國從後方給明軍搗亂。
為此,約瑟夫一世向楊洪義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明軍將已經佔領下來的大馬士革和貝魯特地區,都交給猶太王國。
明軍的使者對此不置可否,只以自己做不了主為由,表示會回去向楊洪義報告此事。
約瑟夫這是這對奧斯曼帝國和大明兩面取巧,從中賺取好處。
楊洪義知道此事之後,便派人去與約瑟夫談判。大明當然可以放棄這兩座城,但是不可能白白放棄,猶太國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約瑟夫一世也知道,對於大明這樣的強大帝國不能強行逼迫。只要對方願意談這個問題,那就只是價錢的問題。
實際上,楊洪義已經給吳雲生去了信,請其出兵迎戰奧斯曼帝國當面的二十萬軍隊。
而楊洪義自己,則擺出一副防守的樣子,卻在積極的備戰。
吳雲生接到了楊洪義的信之後,便答應了楊洪義的提議,當即帶著十萬明軍前出馬拉蒂亞城。並且派出遊騎,出現在四百里外的開塞利城。
他擺出了大舉進攻的姿態,一下子就將奧斯曼帝國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而楊洪義則帶了一半人共五萬明軍,從地中海沿岸向南到達到了霍姆斯城。
這五萬明軍,從霍姆斯改而走人煙稀少的沙漠邊緣地帶,繞過大馬士革直撲安曼城。
因為明軍這次換裝之後,戰力有了極大的提升,尤其是後裝火炮的出現,既輕便威力又大。
這使得安曼成了明軍新武器的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現場。
效果之好,出乎了楊洪義的預料,在他看來陛下簡直就是天人一般的存在。這等神兵利器足可移山填海,明軍有這些利器在手,若再戰敗那簡直就是豬了。
就在約瑟夫一世,還在耶路撒冷城中等著與明軍談判的結果之時,他得到了明軍大舉南下的訊息。
只是他在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已經晚了,楊洪義已經帶著五萬明軍,出現在了耶路撒冷的城下。
楊洪義寫了一封信,命一名俘虜送入耶路撒冷給約瑟夫一世。
在信中,楊洪義勸約瑟夫一世嚮明軍投降。並且告知對方,他們並不知道明軍的強大,否則是不會以威脅明軍後路,來索要大馬士革和貝魯特的。
約瑟夫看到楊洪義的信之後,便出了一身冷汗。
雖然楊洪義並沒有在信中說抵抗的後果,但顯然是並不怎麼美妙。